慈善公益报>要闻
四川广元培育“健康细胞” 战胜因病致贫顽症
2019-11-12 20:03:27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希文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以“阻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巩固健康扶贫成果”为目的,“以提升家庭整体健康素养、改善健康生活条件、强化医疗保障水平”为核心,全面开展了以创建“健康家庭”“健康村”和培养健康明白人为抓手的“健康细胞”建设,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广元市农村群众发病率明显降低,健康素养普遍提升。

 

“健康细胞”是系统工程

 

      11月7日,四川省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袁明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所谓“健康细胞”,是指健康家庭和健康村。健康家庭标准就是“四好五有”,“四好”就是习惯好、身体好、环境好、家风好,“五有”就是每个家庭有健康明白人、有签约医生服务、有应急小药箱、有健康劳动力、有无公害种养殖业。健康村的标准是“六个好”,就是健康教育开展好、健康家庭创建好、医疗卫生服务好、环境卫生整治好、绿色产业发展好、村风民俗形成好。

      为推进“健康细胞”建设,广元市由党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每年初制定年度创建方案,实施目标管理。各县区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创建实施主体,形成了县、乡镇、村组和家庭“四级共建”的创建机制。同时由卫生健康部门综合协调,实施考核评估和表扬命名授牌,整合市县乡(镇)村四级医疗人员组建了健康服务团队开展上门服务,实现了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和科学治疗。

      广元市还坚持把创建健康家庭、健康村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厕所革命、医疗服务、文明建设、环境整治等工作统筹推进,有效整合医保、民政、财政、残联等部门资金资源,形成完整的、可持久的贫困医疗救助机制。除建档立卡贫困户外,全市各县区还建立了农村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救助基金,有效阻击农村困难群众患重特大疾病经济陷入困境而致贫、返贫,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群众是健康细胞建设的主体,群众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创建成效,广元市引导和支持各县区开办健康知识大讲堂,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努力为每个家庭培养一名“健康明白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健康细胞建设中的获得感。

 

“健康细胞”的长远规划

 

      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广元市对因病致贫贫困户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后,发现致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群众健康意识淡薄,居住的环境和卫生条件差,医疗卫生保障能力也较弱,这些情况成为患病的主要原因。生病之后,由于医疗费用负担较重,容易致贫或返贫。

      针对上述现状,为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广元市从2016年就开始在苍溪县、昭化区两个县区探索试点,实施“健康细胞”建设。

在健康细胞建设中,针对农村群众健康意识普遍较低的问题,苍溪县开办了健康知识大讲堂,努力为每个家庭培养一名“健康明白人”;组建了以乡村干部和卫生防病、卫生监督与医疗服务专家为主的师资队伍,依托“农民夜校”,采取乡村干部讲政策、医疗专家讲常识的办法,对村民进行健康知识大宣讲。

  乡村医生承担着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苍溪县的乡村医生对居家治疗或康复的贫困患者实行每日巡诊、送药上门,每天将治疗和康复情况电话报告给乡镇卫生院签约服务医生;对贫困空巢老人或贫困单人家庭每天电话询问健康状况并记录在档。乡镇卫生院由医生和护理人员组成服务团队,对居家治疗或康复的贫困患者每周或每个治疗周期巡诊一次;县级医院签约服务医生对居家治疗或康复的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每月或每个治疗周期上门诊疗一次。

      另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早在2017年,广元市出台的《关于实施“健康细胞”建设巩固健康扶贫成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到2020年,广元市739个贫困村和34.82万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都将100%建成健康家庭和健康村。另外1802个非贫困村中50%要建成健康村,非贫困户中的50%要建成健康家庭。到2030年,与健康中国建设同步,力争使广元市所有的贫困村、贫困家庭、非贫困家庭100%创建为健康村和健康家庭,达到广元市“健康细胞”建设的预期目标。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