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权敬)近日,一则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推出扶贫“土豆宴”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该校后勤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土豆采购自定点帮扶贫困村,今年预计采购该村50吨土豆。首批的27吨土豆已于本月25日采购完毕,第二批采购的土豆预计近期下周送到学校。该校除了“土豆宴”的扶贫举措,还从凉山盐源县采购了58吨苹果,以购代捐的方式作为职工福利发放给学校教职工。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任务的不断提高和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参与脱贫攻坚的力度空前,已经成为扶贫攻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逐步形成了具有“高校品牌”的特色扶贫路径。根据教育部官网网站发布的消息,目前我国75所部直属高校今年已全部开展扶贫工作。截至目前,44个定点扶贫县已有20个县实现脱贫摘帽。
探索消费扶贫新举措
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在对口帮扶的云南省云县实现脱贫摘帽后,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合力构建“华工+云县+社会”三力驱动的消费扶贫机制,打好防止返贫的持久战。
“我校继‘扶智’‘扶教’‘扶民’后,着力推进‘扶产’向纵深发展。”据该校校办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消费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由校领导带队,分批开展乡村调研,掌握对口帮扶地区的实际需要。找准结合点和突破点举办“帮扶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会”。6月底举办首届展销会,吸引数千名师生校友前往选购,销售总额超过52万元。以帮扶地特色美食为突破口,在校内5个饭堂开设专窗,受到师生欢迎,日均销售1000余份、销售额1万余元。
此外,该校组织实施学校师生美丽乡村工作坊项目,开展乡村工匠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3年来开展实用劳动技能培训227人次,其中贫困人口159人次;同时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走进贫困地区田间地头,让师生思想在实践中得到升华;还结合“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开展扶贫济困爱心捐款,发出《扶贫济困倡议书》号召,积极助力消费扶贫,获得了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热烈响应。
走出智力扶贫新路子
“三团一队” 智力扶贫新模式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年来探索且实践出来的新路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底定点扶贫陕西省合阳县。5年来,学校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创新扶贫工作理念,密切校地合作关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西农力量。
记者从该校了解到,“三团一队”即由书记帮镇助力团、专家教授助力团、科技镇长团和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组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针对扶贫工作“精准度不高”的难点,各学院党委组成“书记帮镇助力团”,为整县域精准脱贫提供全方位组织保障。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教授助力团”,开辟“政府+大学+产业园(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新路径。博、硕士研究生组建“研究生助力团”,在定点、包抓县基层单位顶岗副职领导,搭建校地联络桥梁纽带。定点帮扶的陕西省合阳县组建“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与“三团”对接,培养立足本土的“永久牌”人才。这一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有着积极示范带动作用”的“好经验好典型”。截至目前,合阳县在渭南市脱贫攻坚考核中位居第一。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有122万名大学师生、23.8万个创新创业项目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对接农户74.8万户、企业2.42万家,产生经济效益约64亿元。截至目前,44个定点扶贫县已有20个县实现脱贫摘帽。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