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给钱给物不如给服务
2019-10-20 13:36:29    慈善公益报

 给钱给物不如给服务

织密织牢贫困重度残疾人民生保障安全网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慈善公益报》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在全国第六个扶贫日来临之际,10月14日,由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联合举办的“2019年全国扶贫日系列论坛——残疾人脱贫攻坚论坛”在京举办,共同探讨通过多种举措加强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确保如期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目前我国尚有约169万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其中近一半是重度残疾人,47.2万人有托养需求。为在脱贫攻坚中切实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的照护服务工作,2019年5月,民政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脱贫攻坚中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一系列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工作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此次论坛主题为“全力推进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工作”,目的就是学习借鉴全国各地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织密织牢贫困重度残疾人民生保障的安全网。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在论坛上指出,贫困残疾人是否如期脱贫,关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截至2018年底,贫困残疾人累计脱贫511.8万,为如期实现贫困残疾人脱贫奠定良好基础,但仍有169.8万贫困残疾人没有脱贫,特别是还有95.5万贫困重度残疾人脱贫难度大。就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他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分类落实帮扶措施、积极宣传先进典型。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表示,民政部高度重视贫困重度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将其作为“兜底保障”的重要方面全力推进,目前贫困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护服务条件得到了改善。他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将扎实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加强部门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摸底调查,提供精准服务;加大引导扶持,完善服务体系;整合利用资源,推进康复服务;强化宣传引导,鼓励社会参与。李春芳处长讲,国家发展改革委聚焦保障、服务和产品三方面工作,持续发力,不断推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工作发展。孟莉调研员讲,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健康扶贫行动中大力推进残疾预防工作,不断扩大贫困重度残疾人医保报销范围,着力做好医保报销工作,减轻贫困残疾人家庭负担。

      中国残联副主席程凯强调,各级残联要继续努力,落实好五部门关于全国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的文件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再聚焦、再排查、再落实。一要查缺补漏抓落实,织密织牢基础工作网底。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近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在明年春节前组织开展大排查,精准筛查识别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和建档立卡户中的重度残疾人,逐户逐人核实照护服务具体需求,建立以县级为单位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需求清单,共同研究精准到户到人的服务措施。二要开拓创新抓落实,切实起到照护服务预期效果。要发挥群团组织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充分依靠基层党组织,用活用好论坛研讨成果,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举一反三打开突破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资源配置尽快到位,探索适合本地区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模式,推动照护服务工作尽快见效,助力贫困重度残疾人的脱贫解困。三要密切协作抓落实,凝聚照护服务保障合力。要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整合相关资金,集中解决贫困重度残疾人的照护服务问题。24个贫困残疾人脱贫任务较重的省份要在脱贫攻坚期间将“阳光家园计划”项目资金优先用于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相关工作。要积极配合民政、财政部门推动落实建立“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配合医保局加快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扩面工作,为建立重度残疾人照护托养制度提供多元化支持保障。四要强化监管抓落实,确保照护服务落地见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贫困重度残疾人得到照护服务的情况及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情况,尊重重度残疾人及其家人的选择权,及时向民政等部门反馈残疾人的意见建议,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服务的绩效评估和监督管理,努力实现每个有需求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都能得到适合的照护服务。五要加大宣传抓落实,增强做好照护服务的信心。要充分借助各地开展照护服务的成功实践,以生动的场面和感人的故事,展示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前后的显著变化,传播“托养一人,解放一家,造福一片”的真实效果,传递党和政府对重度残疾人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

      此次论坛介绍了当前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工作进展情况,分享了地方创新实践,解读了照护工作政策措施,并就各地在实践中总结提炼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充分交流对话和思想碰撞,深化了“给钱给物不如给服务”共识,细化了下一步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