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成为养老关键词
重庆出新招建立“养老慈善基金”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权敬)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剧,养老早已成为“国家大事”。养老所面临的已不是供需矛盾,更多是“老有所乐”的问题。如何让快乐成为养老的关键词,这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近日,重庆市亮出新招——建立“养老慈善基金”。
10月15日,重庆市慈善总会与市养老服务协会签署了养老协作框架协议,共同发起成立“重庆养老慈善基金”。这意味着,双方将一同开展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养老工作,解决他们养老中的基本需求,帮助他们快乐养老。
近年来,集大山区、大库区、大城市于一体的重庆市,老年人口呈现出进入早、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多、空巢化的特点。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重庆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705万人,占总人口的近2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全市养老服务工作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据了解,让弱势老人和困难老人的养老问题不再是问题,解决他们养老中的基本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快乐养老,是此次合作的初衷。
重庆市慈善总会出资100万元用于该基金的成立,市养老服务协会后续通过社会筹集的方式,将社会捐赠资金注入到“重庆养老慈善基金”中,用于双方共同推进的慈善助老项目。同时,双方共同负责“重庆市慈善总会助浴快车”项目的资金募集、共同负责项目的实施。此外,双方将共同开展重庆助老问题的政策和理论研究,共同推动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重庆市慈善总会一直关注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养老问题,并在这个领域做了些尝试,在全国率先推动助浴快车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重庆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陈焕奎介绍,去年以来,该项目在仅有一辆车的情况下,仅仅一年时间就服务了全市2000余位老人,帮助他们快乐洗澡。
陈焕奎表示,市慈善总会将进一步推动“重庆市慈善总会助浴快车”,积极协调市国资委、扶贫办共同筹资400万元,用于“助浴快车”扩增至10辆,预计每年能服务重庆市3.5万名失能、半失能困难老人,目前部分资金已到位。市慈善总会将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双方合作协议的落实,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还将特别关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复转军人、劳模类老同志的养老需求。重庆市养老服务协会会长郭小忠介绍,此次双方合作成立的“重庆养老慈善基金”和推进的“慈善·助浴快车”项目,市养老服务协会将会做好“重庆养老慈善基金”的使用和监管,积极发挥好该基金的价值和作用。他将号召和带动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参与到“重庆养老慈善基金”“重庆市慈善总会助浴快车”项目中来,惠及全市更多的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老人。
发挥优势共促快乐养老。《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重庆市慈善总会和市养老服务协会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有影响力的慈善公益品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整合资源向困难老人群体倾斜,提升重庆老人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真正让快乐成为重庆老人生活的关键词。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