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2019年全国扶贫日系列论坛在京举办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安迪)为迎接我国第六个扶贫日暨第二十七个国际消除贫困日。10月14日,以“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主题的扶贫日系列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2019扶贫日系列论坛是2019年国家层面开展的扶贫日重要活动之一,由2019年扶贫日系列论坛组委会组织、相关部委和有关单位主办。系列论坛围绕脱贫攻坚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生动实践、先进典型、宝贵经验和巨大成就,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脱贫攻坚事业,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系列论坛包括产业扶贫论坛、教育扶贫论坛、健康扶贫论坛、生态环保扶贫论坛等21个。
记者从系列论坛获悉,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提供了有力支撑。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到2018年底,贫困县实际整合使用的财政涉农资金达到8200亿元,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小额信贷资金达到5600亿元,组建各类产业技术专家组4100多个,选聘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26万人,为各地推进产业扶贫提供了有力保障。832个贫困县都编制了产业扶贫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了扶贫主导产业,很多贫困乡村的扶贫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也涌现出了洛川苹果、赣南脐橙、定西马铃薯等一大批产业扶贫优秀范例。
近年来,全国共实施了98万多个扶贫产业项目,累计建成各类扶贫产业基地10万个以上。各地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方式,构建了“企业、园区、合作社+贫困户”等有效带贫模式。832个贫困县已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万家、发展农民合作社68.2万家,超过三分之二的贫困户实现了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92%的贫困户已参与到产业发展当中。2018年全国脱贫的475万贫困户中,得到产业扶贫帮扶的有353万户、占比达到74.2%,产业扶贫已经成为“五个一批”工程中带动脱贫人口最多的。
在产业扶贫的有力推动下,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371元,增速达到10.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16元,同比增长8.4%,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快1.8个百分点。
“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社会组织扶贫作用,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研究借鉴其他国家成功做法,创新我国慈善事业制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事业,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社会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在以“凝聚社会力量 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社会组织扶贫论坛上就“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精准扶贫”这一议题表示,希望广大社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迎头赶上来再创佳绩,并对社会组织提出“要坚持精准聚焦”“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创新机制”“广泛宣传发动”“完善台账制度”五点希望。最后,曲司长强调:“大家一定要守住扶贫的初心,希望更多的社会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踊跃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去,携手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新的力量。”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陈小勇表示,目前各社会组织都在积极地参与扶贫工作,在承担公共服务、提供智力支持、实施帮扶项目与协助科学决策等方面主动作为,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帮扶资源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员汇聚。未来,社会组织管理局将继续主动履行好登记管理机关职责,积极配合扶贫部门等各有关部门,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积极性,扎实推进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贡献。
此外,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副会长王家华在消费扶贫论坛上表示,“消费扶贫月”活动同步启动。这一活动将陆续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推开,在城市社区消费和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开发上发力,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据介绍,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消费扶贫月”活动计划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过部分一线城市的线下社区以及美团网、中国社会扶贫网等线上资源,集中展示展销深度贫困地区的优质特色农副产品。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