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陕西13家省级社会组织助力丹凤县扶贫
2019-10-11 17:09:59    慈善公益报

 合力扶贫 决战丹凤

——陕西13家省级社会组织组建合力扶贫团助力丹凤县扶贫项目
 
 
      慈善公益报(胡运森 本报记者 钟伟金风送爽,雨润大地。国庆前夕,秦岭南麓的商洛市丹凤县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国庆红旗插满县城街头,巨型标语高高耸立。各种造型的花坛迎风斗艳、枝蔓相依,共同体现一个鲜明的主题——祝福祖国!
  近日,丹凤县金山国际酒店会议中心灯光璀璨,来自陕西13家省级社会组织共同建立的合力扶贫团,助力丹凤扶贫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这里举行。省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常务副会长李荣杰,副会长张文亮、赵浩义;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军;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赵卫军;商洛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组长刘建军;丹凤县县长徐秀全,省级社会组织13家丹凤合力团成员单位负责人出席仪式。刘维隆、李荣杰、刘建军、徐秀全分别讲话。张文亮主持仪式。商洛市及丹凤县民政、扶贫、退役军人、慈善协会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以及媒体记者150余人参加扶贫项目签约仪式。
  仪式上,省慈善协会项目部部长陈华洲宣读丹凤合力扶贫团首批签约实施的扶贫项目。省慈善协会副会长赵浩义、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刘克辉等13家合力团扶贫帮扶单位负责人与丹凤县副县长曹安良分别代表各方签订扶贫项目协议书;签约单位现场展示了捐赠示意牌,彰显了大爱情怀,为脱贫助力添彩。刘维隆、陈军、赵卫军等与会领导代表有关签约单位向丹凤县发放了援助资金、物资及设备。
  据悉,此次活动是由陕西省慈善协会等13家省级社会组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重点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志愿扶贫、异地搬迁扶贫、消费扶贫等六个领域集中发力,与丹凤县人民政府签订了35个扶贫项目,共投入扶贫资金1282.47万元。其中,省慈善协会签约扶贫项目12个,总额281.24万元;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签约扶贫项目3个,总额29万元;陕西零贰玖公益服务中心签约扶贫项目4个,资金总额686.5万元;陕西久盈康罕见病关爱中心签约扶贫项目1个,总额200万元;省健康管理行业促进会签约扶贫项目2个,总额21.33万元;陕西正爱救助服务中心签约扶贫项目2个,总额21万元;省机床工具协会签约扶贫项目一个总额15万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签约扶贫项目2个,总额10万元;省绿色技能技术推广服务协会签约扶贫项目2个,总额4.1万元;省内蒙古商会签约扶贫项目3个,总额9.5万元;省助老汇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签约扶贫项目2个,总额2.9万元;省社会工作协会签约扶贫项目1个,总额2.1万元。
  据了解,地处秦岭东段南麓的丹凤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全县12个镇(办)155个村(社区)30.2万人,现有贫困户1.5万户4.6万人。
  刘建军在致辞中代表商洛市政府对省社会组织帮扶商洛脱贫攻坚表示感谢和敬意。他说,在举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合力扶贫团汇聚丹凤签约实施脱贫攻坚项目,这是对商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力支持,希望丹凤用好专款,做好项目,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帽子。
  丹凤县县长徐秀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省级社会组织合力扶贫团的爱心帮扶表达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表示,会组织用好扶贫资金,精准实施好项目,全力打好脱贫攻坚决战。
  徐秀全介绍说,今年2月11日,丹凤县召开县镇村三级千名干部参加的2019年脱贫摘帽誓师大会,奏响决战脱贫摘帽总攻号角。大会采取沙场点兵、递交军令状的方式组织精兵强将集体整训发起了2019年脱贫摘帽总攻号令。采取抓“两业”促群众增收,抓基础设施促达标,抓扶贫政策促落实,抓资金监管促规范运作,抓问题整改促质量提升,抓自主动力激发促脱贫成果的“六抓六促”办法,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摘帽。
  徐秀全表示,全力推进“两业”发展,加快扶贫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成棣花现代化双孢菇基地、西部农特产品交易中心、肉鸡提质增效等产业化基地。健全完善带贫益贫机制,带动1.5万户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积极做好核桃、山茱萸等采收科管工作,加快集体经济项目实施进度,确保贫困村集体经济积累达5万元以上。围绕双孢菇、中药材、旅游等产业升级,加快谋划优质项目,加快推动落地实施。狠抓就业扶贫“五个五”工程,加快建成县劳务指导中心、镇办劳务服务中心、村劳务协作中心,努力建成10个社区工厂、10个就业基地,安置贫困劳动力1.8万人以上。
    李荣杰指出,今年是陕西省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在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计划,今年全省剩余的29个贫困县要全部摘帽、56.5万贫困人口要全部退出,脱贫任务仍然艰巨。
  李荣杰说,社会组织是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今年7月24日,省民政厅、省扶贫办召开陕西省省级社会组织助力深度贫困地方脱贫攻坚推进会。会上,141家省级社会组织组建12支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合力团。其中丹凤合力团由13家成员单位组成,省慈善协会为团长单位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为副团长单位。丹凤合力团各成员单位,经过深入调研,多方了解,积极行动,紧密围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志愿扶贫、消费扶贫等6大领域,首批启动实施35个扶贫项目,合力决战脱贫攻坚战。
  李荣杰表示,丹凤合力团定不负众望,真抓实干,省慈善协会党总支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丹凤县脱贫攻坚,为庆祝新中国70华诞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军指出,社会组织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陕西省社会组织数量达到2.9万家,位居全国第13位。自2016年以来,各级民政部门累计动员7983家社会组织紧扣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慈善救助、志愿服务等重点领域广泛开展扶贫行动,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帮扶贫困群众46万余户。其中,6489家为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采取政府注资、农民参股的形式,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融资渠道和产业扶贫资金支持;1494家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公益慈善社会组织,为精准扶贫贡献力量。陕西省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做法和经验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
  今年6月,省民政厅在原有省级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省级社会组织发出组建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合力团的号召,目前229家省级社会组织自愿组建了12个扶贫合力团,凝聚合力以“多对一”方式集中帮扶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区和省民政厅牵头包联的洛南县。目前,12个合力团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筹划、充分准备,已全部完成了与深度贫困县区的调研和对接工作,因地制宜设计了131个帮扶项目,筹措帮扶资金、捐赠物资近3000万元。陕西省在全国首创组建省级社会组织合力团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尽锐出战”的指示精神,体现了省级品牌社会组织的责任担当,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陈军强调,慈善事业是一项播洒温暖、洋溢爱心的光彩事业。省慈善协会作为陕西省慈善组织的领头羊,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紧紧围绕全省脱贫攻坚大局,积极搭建帮扶平台,多方拓展筹募渠道,广泛汇聚慈善资源,5年间共募集慈善款物24.93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慈善扶贫项目,惠及人数过100万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丹凤合力扶贫团组建后,省慈善协会积极发挥团长单位带头作用,凝聚12家团员单位力量,携手共进、各展专长,在6个领域首批启动实施35个扶贫项目,资金总量达到1282.47万元,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为商洛市和丹凤县脱贫攻坚事业作出贡献,也为省级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陈军要求,丹凤合力团各社会组织成员单位要在团长、副团长单位的带领下,继续尽锐出战、持续发力,为全县脱贫攻坚贡献力量。一要聚焦深度贫困。丹凤县今年还要有38个贫困村摘帽,5423户17833人脱贫,任务艰巨,合力团要着眼“艰中之艰,贫中之贫”,敢于啃“硬骨头”,在条件最艰苦的地区、问题最集中的领域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精准帮扶。二要聚焦精准发力。要防止“大水漫灌”“简单慰问”“给钱送物”的老套路,切实下足绣花功夫,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通过产业、就业、健康、电商、销售、公益等多种扶贫方式,解决贫困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脱贫难题。三要持续挖掘潜力。除继续加大自身资金、物资投入以外,更要搭建平台,动员会员单位,挖掘社会潜力,链接产业、就业、医疗、市场、技术等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发挥更大作用。四要真扶贫、扶真贫。坚持不搞“花架子”“一阵风”,要防止“虎头蛇尾”“出工不出力”,切实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不破楼兰终不还”,科学制定帮扶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让贫困村、贫困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脱贫效果。
  省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对13个省级社会组织合力在丹凤扶贫的行为点赞。他希望充分发挥各单位的作用,要“言行一致,行胜于言”。他说:“丹凤县是革命老区,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协力,在丹凤扶贫史上留下我们自己的痕迹!”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