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权敬 通讯员 陶徐华)近日,收录了明代、清代以及民国时期195种具有代表性劝善书的《中国古代劝善书汇编》运抵中华慈善博物馆,正式收入藏品库房。该套书籍共201册,其底本来自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等多家图书馆,后经文物出版社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出版,具有重要的展示、研究和文献收藏价值。为此,中华慈善博物馆与文物出版社反复洽谈,最终成功将该套书籍征集入馆。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至此,中华慈善博物馆三年来征集到的藏品数量达到734件。自2016年9月1日开馆以来,中华慈善博物馆持续开展藏品征集工作,努力提升展览的艺术水准。2017年底,中华慈善博物馆内原集中展示的所有仿真牌匾已全部替换为真品。
众所周知,慈善相关藏品门类分散,不成体系,获取藏品线索较难,中华慈善博物馆以区域文化为切入点,广泛查找藏品线索和资料,如江西庐陵文化与慈善相关的牌匾、楹联,山西三晋文化与慈善相关的石刻、拓片等。此外,通过实地走访、深入查找和挖掘,拓宽藏品的征集渠道。目前中华慈善博物馆的征集人员已经走遍江西、福建、山西、陕西、山东、广东、重庆、四川、安徽、河南等地,获取了不少有价值的藏品线索。
据了解,中华慈善博物馆目前正全面启动馆藏文物定级工作。中华慈善博物馆副馆长胡达说,“做好慈善相关藏品的征集和保护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始终秉持‘为明天收藏今天’的征藏理念,推进当代慈善藏品的征集工作,努力打造全国慈善相关藏品和资料的聚集中心。”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