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纪效专 本报记者 艾捷)日前,江苏淮安市淮安区漕运镇(原三堡乡)大陶村四组的村民们惊奇地看到一个曾经瘫痪5年、身高一米八的大个子男人又在乡间的小道上行走了,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夸赞淮安区慈善总会为陶家做了件大大的好事。
这个大个子男人叫陶维平。2014年9月底,也就是在陶维平35岁那年,他时常感到腿部不适,大腿及小腹异常疼痛,急忙到淮安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骨髓肿胀,医生给他做了两次手术,一个月的住院费加手术治疗费,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当年12月中旬,他又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寻医,又住了一个月的医院,但还是下不了床。而家中已经无钱支撑他住院治疗了,他无奈只好回家瘫在床上。这时的他心灰意冷想到了自杀。一家老老少少多少年来从心底里发出最撕心裂肺的声音——帮帮我们吧,帮助陶维平重新站立起来。
在开展慈善救助活动中,淮安区慈善总会救助部的同志发现陶维平的妻子常背着他到处求助,就是干家务、做农活也是妻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把陶维平搬上背下地带着。2018年淮安区元旦一日捐现场,陶维平的妻子也背着他进入了现场,向社会各界发出救助的呼声。捐助现场,机关干部、学生、群众代表都献出的一分爱心,但也只是杯水车薪,凑齐两条腿的手术费用要十几万元。当年11月,淮安区慈善总会会长王国权又跑到南京找到省慈善总会,汇报了陶家的情况,省慈善总会立即与省电视台联系,将陶维平的情况确定为《缘定今生》“聚荔爱”录制选题,录制成节目在江苏卫视播放,向社会筹集善款。经淮安区慈善总会多方奔走、筹集,加之当地爱心企业恒房地产定向捐赠10万元,他的手术费用有了着落。
江苏电视台的节目组人员被淮安区慈善总会王国权会长热心帮助病灾户的精神所打动,主动联系南京鼓楼医院专家给陶维平会诊,淮安区慈善总会办公室人员几次找去南京的车辆和志愿者,将陶维平专门送到南京鼓楼医院。王国权还把陶维平几年来到处就诊家庭情况一一向专家医生们做了详细叙述,恳请专家们将这个瘫痪多年的男人医好,让他重新站起来。鼓楼医院专门组成医疗小组,对陶维平的病史和治疗结果做了深入分析研究,制定了详细治疗方案,并分别在今年4月中旬和6月上旬,两次对陶维平的双侧病腿坏死的股骨头进行手术置换。经过几个月的治疗,陶维平的左两条腿恢复很好,现在能独立站立,可以行走了。
陶维平能重新站立起来,这个家庭又有了家的温暖,幸福又回到他们家,全家人一定要记者捎句话:无比感恩社会各界,感谢淮安区慈善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