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服务新格局
2019-08-23 16:35:21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郭诗锦近年来,我国部分社区服务建设已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但随着居民对社区服务和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及深化,多地社区着手创新服务形式,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帮扶社区特困群体和残疾人家庭,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增进文化自信,创建实践文明社区品牌,整合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公益集市” 让居民体验菜单式服务

      日前,湖北鄂州澜湖社区以“党旗领航筑和谐·左邻右舍益起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公益集市”开市,竹林广场小区前门广场两旁比平时增加了很多摊位,活动得到了多家爱心商家的大力支持,并吸引千余名居民群众参与。
      澜湖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曹伊灵介绍,“公益集市”本着“助人自助,扶弱济困”的社会工作服务理念,旨在通过“共享+众筹”新模式,以“公益集市”为平台,汇聚辖区内外的公益资源,激发社会力量帮助社会弱势人群,使“人人参与公益,人人享受公益”的理念得到切实体现,同时拉近社区志愿者、居民、商家、社会组织之间的距离。
      据介绍,此次“公益集市”设有爱心义卖、闲置义卖、志愿者招募、积分兑换、公益体验、公益募捐、特色手工、才艺表演、医疗义诊、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多个展区。在闲置义卖区,“爱心小摊主”们将各式各样的闲置玩具摆上摊位。在特色手工区,5岁的吕美辰小朋友想象力十足,捏的特色手工泥人各式各样、栩栩如生,参观的大人们时常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在医疗义诊区,鄂州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医护人员现场开展应急救护演练,向居民讲解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急救知识。此外,活动现场还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公益惠民服务,包括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不少人纷纷排队咨询。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本次“公益集市”的捐赠将投入公益基金池,全部用于志愿者积分物品兑换、社区特困群体和残疾人家庭的帮扶以及社团持续性运转。

“文明实践站” 让居民感受家的温暖

      除在生活服务上为社区居民提供帮扶外,提升社区居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山东东营河安社区的文明实践站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引导居民在参与中体验节日习俗、增进文化自信,打出河安社区“继承传统,实践文明”的文化品牌,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近日,山东东营河安社区针对新生宝宝们打造了一款“爆款产品”——家优宝贝早教,凭借安全的学习环境和用心的公益服务,极大地满足了社区婴幼儿家庭的早教需求,受到了居民追捧。像这样的便民服务产品,河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足足有22个。
  河安社区一直重视发掘节日文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打造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创新现代节日庆祝方式,让居民更好地继承传统、实践文明。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社区还成立了22个特色服务党小组。实践站能够为居民提供社区救助、卫生保健、户籍服务、政策咨询等全方位服务,同时也为居民学习、健身、娱乐、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宣讲培训计划和志愿服务活动计划,每个月都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宣讲活动,让文明宣讲成为常态。志愿服务更是细化到每月一次甚至每周一次,有关爱空巢老人、爱心护学,有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等。比如,最近我们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力打造了‘家庭医生’志愿活动,送医上门,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和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社区负责人自豪地说。
  下一步,河安社区还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一步丰富活动载体,在服务群众上做功课、下力气,抓好“七色花”志愿服务活动和“继承传统,实践文明”主题活动、文明讲习活动,三者融合推进,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和便民助民的工作落到日常、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