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珠海市慈善事业发展纪实
2019-08-13 21:01:04    慈善公益报

美城多善举 譬海出明珠

——珠海市慈善事业发展纪实

 

1 (2).jpg

        珠海市慈善总会理事单位珠海潮人海外联谊会捐赠7500万元建立潮联学校。图为珠海市慈善总会荣誉会长郑志才(前左)、会长尤镇城(前中)出席捐赠仪式。

 

 

      慈善公益报(曾令武 本报记者 李济慈珠海,天赋之美,人赋以善。

      在这座因美而名、因善愈美的滨海丽城,慈善早已成为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城市文明的一道风景。

      5年来,珠海市慈善总会连续参加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截至今年5月31日,共募集专项善款5288万元,助力广东脱贫攻坚,精准帮扶贫困群众,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其中尤以市慈善总会理事单位珠海潮人海外联谊会的善行义举尤为突出,在“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分期捐赠7500万元,建设一所公办性质的潮联学校。学校可设6个年级,24个班,帮扶1000余个贫困家庭学生,成为珠海市慈善总会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受益人数最多的项目。

      由此回望,珠海市慈善总会自2003年创建以来,始终坚持倡导与践行“法治慈善、阳光慈善、大众慈善”的理念,以扶贫济困,扶倾济弱,传播中华慈善文化,弘扬中华慈善精神为己任,积极探索、努力塑造珠海慈善模式,共筹募善款逾3.9亿元,惠及困难群众数百万人次,成为珠海市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

      珠海市慈善总会连续5年被评选为珠海市“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先进单位,曾先后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广东省“南粤慈善奖”,连续两届荣获“5A级社会组织”荣誉称号。

 

精准扶贫 助力大局

 

      近年来,珠海市慈善总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慈善事业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将扶贫济困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将精准扶贫作为慈善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开展了“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以及援助云南怒江、四川甘孜等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2014年至2019年间,珠海市慈善总会在扶贫济困领域共募集善款超过7168万元。

      2017年以来,珠海市慈善总会先后在云南怒江、四川甘孜等贫困地区开展光伏电站,危房改造,水、电、路、电教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超过120项,为扶贫工作添砖加瓦。2017至2018年,珠海市慈善总会联合相关单位发动200余家爱心企业,募集专项款物价值560多万元,参与对口帮扶云南怒江地区贫困群众脱贫工作。2018年,在四川甘孜开展“扶贫筑梦,教育先行”精准助学扶智活动,再次投入60万元为当地3所学校配备电教设备128台、交互式一体机5套,受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慈善助学 全面覆盖

 

      5年来,珠海市慈善总会不断加大助学投入力度,持续拓宽助学范围,累计投入助学资金3346.6万元,组织开展各类助学行动170多次,构建了全面覆盖大、中、小学的慈善助学体系,重点打造了仕高玛、天威等一大批建立时间长、辐射范围广的助学品牌项目。先后援建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玉华乡雷文村雷文小学“珠海东精大电子爱心综合楼”“珠纤公司爱心电教室”等教学工程。开展了汤臣倍健“快乐童年”支教、“寻找最需要帮助的大学新生”、创思教育“展翅助学”课外辅导计划等一系列助学行动。其中,仕高玛慈善基金投入182万元,先后在珠海市广昌社区、香洲区妇联、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珠海市技师学院启动四大“仕高玛慈善助学”系列助学行动,帮扶寒门学子2920人次。天威助学专项基金投入84万元,连续5年帮扶珠海籍大学生184人次。

 

助医助残 齐头共进

 

      5年来,珠海市慈善总会在助医助残领域共接收并投入慈善款物价值逾5242万元。先后打造了“拯救天使”“童爱一生”“圆梦星辰”等10多项助医助残项目,组织直接救助、设备捐赠、健康普查等各类助医助残行动超过145项,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与慈善救助双向互动的良好格局。

      珠海市慈善总会连续5年开展“仕高玛慈善复明工程”,帮扶珠海、阳江等地600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2015年发起的“童爱一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病医保慈善项目,以“慈善+保险”理念,4年累计筹款64万余元,惠及贫困外来务工子女12800余人次。2017年,珠海市慈善总会从中华慈善总会引入重症药品援助项目,携手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建立起日间输注区,成为全国首个患者“一站式”服务“珠海模式”的示范点。

 

扶贫慰问 情暖万户

 

      每年春节、中秋节来临,珠海市慈善总会都会联合爱心单位及个人,通过市福彩公益金捐资与社会各界众筹相结合的方式募集款物,开展了“慈善送暖,爱满珠海”“慈善送温暖,中秋共团圆”春节中秋慰问活动,累计发放慰问款物价值780余万元,惠及低收入困难群众12100多户。此外,在元宵、端午、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中,累计组织开展110多次关爱孤寡老人、道德模范、失独家庭、自闭儿童、百岁老人、重症患者等群体的慰问行动,将来自全社会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赈灾驰援 应急而动

 

      每当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珠海市慈善总会总是快速反应投入赈灾支援工作。几年来,在湛江徐闻强台风“威马逊”、云南鲁甸“8.03”地震、江苏盐城龙卷风、四川茂县山体滑坡、珠海“天鸽”“山竹”强台风等近10起赈灾活动中,珠海市慈善总会共投入价值968.78万元的救灾款物。其中,援助云南鲁甸地震灾区94万元,为三个受灾村修建了卫生室等基础设施;捐赠381万元在四川雅安地震灾区黑竹镇初级中学援建了一座面积180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惠及该镇3300多户学生;2017年8月珠海“天鸽”强台风期间,发动商家送餐12600多份,支援环卫、园林一线员工,并筹集善款370余万元,为受灾困难家庭重建住房。2018年,“珠海慈善力量,彰显城市精神——珠海市慈善总会抗击8.23天鸽强台风”成功入选广东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年度“十大有影响力活动”,充分彰显了珠海慈善的力度和温度。

 

冠名基金 夯固基础

 

      5年来,珠海市慈善总会适应事业发展需要,重点打造富有珠海特色的各种冠名基金,为开展各类慈善项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保障。

      珠海慈善冠名基金以设立者的称谓或项目名称命名,为基金设立者提供了“规范、便捷、灵活、透明”的慈善捐赠和救助渠道。截至今年7月,社会各界在珠海市慈善总会设立冠名基金近100家。设立主体包括机关、企业、社区、个人、以及基金会、行业协会等,帮扶范围覆盖扶贫济困、灾害救助、慈善助学、助医助残、慈善慰问、社区发展等多个领域。通过冠名基金,珠海市慈善总会筹集善款超过8000万元,为实施各个慈善项目提供了充足条件,同时培育了一大批深入人心的爱心企业与慈善品牌,帮扶全国各地困难群众超过百万人次。

 

多方链接 合作共赢

 

      5年来,珠海市慈善总会在立足珠海,打造本土慈善项目的同时,积极链接全国各地与社会各界慈善资源,将爱心触角不断向外延伸。其中尤与中华慈善总会的合作交流成果最为丰硕,相继引入了一系列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慈善项目及惠民工程,通过扎实落地、精准实施,取得了理想的成效。

      伴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多部委《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珠海作为古今海上丝路的连接点和改革开放先行城市,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机遇。2018年至2019年,珠海市慈善总会连续两年将中华慈善总会发起的“一带一路·民心相通”项目引入珠海,作为慈善事业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契合点。

      2018年5月22日,来自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蒙古国、越南6国的学生与中国少年共28人结成的“友谊使者团”抵达珠海,开启了“‘一带一路’手拉手·七国少年中国行”的最后一站活动。珠海市慈善总会作为承办方与东道主举行了隆重的闭营仪式。仪式上,7国学生亲手绘制了一幅《我眼中的中国》书画长卷,全景式地记录了本次中国行程中对5座城市的印象。

      2019年4月12日,第二届“‘一带一路’手拉手·十国少年中国行”活动在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刘伟、中华慈善总会新闻界志愿者慈善促进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徐镱轩的带领下,再次来到珠海并举行开营仪式。有中国、柬埔寨、哈萨克斯坦、老挝、蒙古国、缅甸、巴基斯坦、俄罗斯、泰国、越南共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86名少年参加,珠海也成为唯一一个两届活动都有参加的城市。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对“‘一带一路’手拉手”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连续2次出席仪式,并寄语各国少年共同学习,增进友谊,提高本领,共同当好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者。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听取了活动专题汇报,并对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刘嘉文、阎武副市长分别出席活动并寄语各国少年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而努力奋斗。珠海市慈善总会积极响应与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利用地处珠三角、面向东盟各国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深化与东南亚沿线各国的互动交流,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下珠海市开放合作、宽广包容的城市精神。珠海市慈善总会也连续两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战略合作伙伴”。

 

塑造模式 打造标杆

 

      2017年4月,珠海市慈善总会从中华慈善总会引入药品援助项目。作为一个重要惠民项目,珠海市慈善总会高度重视,积极携手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建立“日间输注区”,全力打造了全国第一个针对患者实施“一站式”服务的“珠海模式”示范点。截至2019年6月,珠海市慈善总会在该项目上累计接收格列卫、易瑞沙等8种药品市值5652万元,并发放市值4985万多元药品,服务2804人次,援助成效较为显著。

      药品援助项目合作落地后,珠海市慈善总会便积极研究探索“慈善+医疗”的精准帮扶新模式。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项目合作方中大五院历经一年的努力,最终实现了针对患者的“一站式”服务:即通过先进管理手段与医疗技术,使援助药品由专门的门诊渠道与住院渠道输送至输液区及静脉注射药品配置中心,实现了完全闭环管理,在患者无需接触药品的前提下,既保证了药品的来源与质量,也避免了药品的非法外流,形成了令人称道的“珠海模式”。 该模式经中华慈善总会确认,在全国各发药点的工作中名列前茅。中大五院“日间输注区”制度管理与服务水平也达到了全国一流,为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项目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013年,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珠海市补充医疗保险特定重大疾病自费补偿政策,使珠海市成为全国首个将高值抗肿瘤自费药纳入医保报销和报销自费药种类最多、报销比例最大的城市。药品援助的“珠海模式”与珠海惠民医保政策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减轻了贫困家庭患者的经济压力与精神负担。

 

立足微细 致力博大

 

      “一张纸献爱心行动”是中华慈善总会发起于2008年的一项旨在联合全国各地慈善会,持续面向社会大众进行小额劝募工作的品牌项目。2014年作为全国社会组织唯一慈善项目入选了中宣部、国家发改委等实施的全国“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方案。2015年12月,珠海市慈善总会将“一张纸献爱心行动”引入珠海,并发展延伸成为“一张纸一件衣献爱心行动”。2016年,珠海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先后下发《关于倡导和支持开展“一张纸献爱心行动”的通知》《关于开展“一张纸一件衣献爱心行动”的通知》,号召全市市民积极参与,共献爱心。

      3年来,珠海市慈善总会将“一张纸一件衣献爱心行动”与自身创建的“爱心巧手·慈善送暖”编织围巾、冬衣捐赠活动有机结合,持续深入企业、社区、学校、机关等开展活动。截至目前,珠海市参与“一张纸一件衣献爱心行动”的单位、院校、社区稳定在300家左右,累计回收废旧纸张、衣物等432.7吨,筹集善款9.39万元,并先后为云南怒江、四川甘孜、贵州平塘、广东信宜等贫困地区学校和农村送去冬衣、书籍、围巾、棉被等合计24552件,为推进“节俭养德、人人为善”的社会风尚,引领珠海文明生活新方式作出了积极贡献。

 XXA82.jpg

 

未标题-1.jpg

“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七国学生中国行手拉手活动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