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苏州:养老人才入职最高可奖6万元
2019-07-12 17:00:09    慈善公益报

苏州出台奖励办法 养老人才入职最高可奖6万元

最美夕阳需要专业守护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49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7.9%,老龄化规模和比例在持续增长。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压力,为了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养老服务业。日前,江苏省苏州市民政局联合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人社局出台了《苏州市养老从业队伍培训和入职奖励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首次明确对养老从业人员设立入职奖励,最高奖励达6万元。

破解养老服务就业困境
 
      薪资福利不高、工作压力大等这些因素像是魔咒一样困扰着养老服务行业发展,今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2019)》显示,有不到三成的养老相关专业大学生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业,薪资过低、工作辛苦、与老年人沟通困难,是受访大学生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前三大原因。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显示,补贴机制健全是大学生对养老行业发展的首要政策期待。有73.0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应该提高养老服务岗位的入职补贴,占比最大,其次是有63.68%的受访大学生选择了养老服务岗位社保补贴。而此次,苏州出台《办法》明确对养老服务人人才进行入职补贴,是对养老服务人才期待的回应。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此次苏州出台《办法》指出,凡获得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的人员,只要在本市同一养老服务机构(含连锁企业)中连续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实满5年后,且继续在苏州市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符合相关条件的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员,分别享受3万元、4万元、5万元、6万元入职奖励,并明确了申领流程、经费来源和相关要求。
      此外,《办法》还明确了在本市养老服务机构内从事养老护理员职业的人员,或者其他愿意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员,均可参加政府补贴培训政策养老护理员培训。培训机构由各市、区人社部门认定的定点机构承担,培训内容参照养老护理员岗位的要求进行理论和实操培训,经考核合格的,发放养老护理员《就业培训结业证书》,全市认可。

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培育

      除了进行入职激励,在培育养老服务人才方面,苏州也在不断加码。据悉,目前苏州市共有养老从业人员11000余名,一线护理人员占了绝大多数,这些人员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而养老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直接决定了养老服务质量。
      对此,苏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刘贵祥表示,随着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储备,成为“多面手”。把老人的身体照顾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给予老人精神慰藉。“设立入职奖励,也是鼓励更多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以提升养老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服务质量。”
      对此,《办法》中在加强养老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方面,提出鼓励卫生技术、家政服务、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员从事养老服务或到养老行业就业,充实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此外,还建立登记制度,将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按学历、职业资格等级要素分别纳入市级或县级市区养老服务人才库。
      实际上,除了苏州以外,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工作都很重视。国家层面上,不久前国务院发布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创新培训内容,围绕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开展家政、养老服务、托幼等就业技能培训。地方层面,上海、山东、四川、甘肃四个省份已建立了养老服务专业大学生学费减免制度。
      而此次苏州出台《办法》提出鼓励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从事养老行业,以及对进入养老行业的专业人才进行入职补贴,有望改变当地养老服务人人才缺乏的现状,全面提升养老行业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