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大树毗邻,根深叶茂;房基松动,墙生裂缝;大雨倾盆,落叶纷纷;水道堵塞,渗水不止……”这是浙江海盐县很多困难家庭危旧房屋面临的种种情况,为此,海盐县慈善总会实施了“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维修项目”,改建后的房屋,不仅去除旧帘,铺上新地板,加固屋面,还安装了烟雾警报,灭火器具,精心的配置,暖心又感人。
关心困难家庭居住安全
让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乐,历来是海盐县慈善总会关注重点之一,为了改善困难群众居住环境,海盐县自2008年实施危房改建困难救助项目以来,不断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使更多的困难群众普照到慈善的阳光,享受到更多的慈善救助,共有433户改建户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额度的资助,共发放救助款184.3506万元,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而此次实施的“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维修项目”,是在2018年在危旧房改建救助扩面增量的基础上,投入慈善资金49.064万元,实施的“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维修项目”。在通元镇试点的这一项目给更多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增添一份保障。近期该项目已顺利竣工并进行了验收。
“‘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维修项目’由县慈善总会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镇村干部、社工通过走访、维修、验收来实施的,每户维修资金由慈善总会提供,平均1万元。”海盐县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项目主要是面对全县低保、低保边缘户危旧房屋改建设立的救助项目。
让困难家庭危房换新颜
随着项目的竣工,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后的居住环境如何,百姓的满意度如何?带着这些疑问,近日,海盐县慈善总会成立由总会、施工方、镇、村代表等共同组成的完工交付验收小组,针对项目完工情况、质量合格率、群众满意度等大家关心的问题开展验收工作。
工作人员的再次上门,这让困难群众喜出望外,他们笑脸相迎,紧紧地握手,开心地交谈,似故友重逢。“房子修得很满意,谢谢谢谢!”“不谢的,有什么问题联系我们好了,保修两年的。”“阿婆啊,房子现在还漏吗?”“不漏了不漏了,我很开心!”一句句温馨的问候,一声声满意道谢,回绕在新房里,也暖在困难群众的心里。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此次有34户住房困难家庭参与“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维修项目”,验收组成员实地调查验收结果显示: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工作满意率100%。
“作为一项慈善实事工程,高质量的施工是一方面,严谨细致的验收更必不可少。连日来,验收小组马不停蹄,跑遍了所有实施维修的农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好验收关。”海盐县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合格率与满意率“双百”的背后凝结着施工者和监理人员的辛勤汗水,辛劳的付出让一幢幢危旧房屋旧貌换了新颜。
维修的是房屋,温暖的是心灵,结下的是情谊。无论是细雨绵绵或是大雨滂沱,都将不再困扰危旧房的贫困户们了,因为,慈善圆了他们安居的梦想,使“民有所居,居有所乐”有了实现的根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