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上海不仅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也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崇德向善之城。《慈善公益报》记者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获悉,为表彰为上海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彰显乐善好施、承担社会责任的奉献精神,营造“人人可慈善”的良好氛围,第九届“上海市慈善之星”评选活动于近日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据悉,本届将通过各方推荐,初选出候选人及候选集体共80名,从中评选出30名第九届“上海市慈善之星”,50名第九届“上海市慈善之星”提名奖。
据了解,第九届“上海市慈善之星”评选活动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网、腾讯大申网协办,得到了共青团上海市委、中共上海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的大力支持。
据介绍,本届评选活动中,“上海市慈善之星”集体的评选条件为:认真学习、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积极依法行善,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持续以各种有效形式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孕育感人的慈善文化、传播现代慈善理念。切实帮助受助对象解决了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困难。有力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在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等有创新实践的;长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积极对接社会资源加以解决,创新管理模式,开拓公益资源整合平台,为现代慈善事业的创新实践作出了特别有益的尝试,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社会影响力;社会慈善公益形象好,积极把慈善理念融入集体,鼓励、带领集体成员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在行业中有较高声望,带动其它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为推进上海慈善事业发展、实践慈善组织专业化运作作出贡献。
“上海市慈善之星”个人的评选条件为:认真学习、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积极依法行善,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持续以各种有效形式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自觉承担公民社会责任,用爱心感召周边人群和社会力量共同实践慈善,并切实帮助受助对象解决了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困难。有力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在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等有创新实践的;长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并积极对接社会资源加以解决,取得切实成效的;以创新形式聚集关注上海慈善事业的发展、传播现代慈善理念、实践慈善的专业化和跨界运作。
据了解,上海社会各界人士可向各主办、支持、协办单位推荐或自荐参与评选活动。所有申报材料由推荐单位审核真实性后报组委会。为了更好地传播慈善文化,同时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所有申报材料由评委会进行第一轮评审后,将通过东方网、新民网、腾讯大申、上海慈善网、“蓝天下的至爱”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集中刊登候选人名单、事迹,进行社会投票。评委会综合社会投票结果,将对候选集体(人)进行当面考察,并最终评定出30名第九届“上海市慈善之星”。评选结果将通过媒体公示一周,接受社会监督。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上海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慈善救助领域不断拓展,受益人群不断扩大,爱心奉献理念深入人心。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市精神文明办自2003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上海市慈善之星”的评选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在全社会宣传慈善理念,弘扬慈善意识,通过宣传表彰、树立典型,让更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到慈善公益事业中来,进一步在全社会汇聚起人人知善、向善、行善的强大正能量,让更多的人一起将爱心传递出去。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