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全省5年脱贫近300万人 江西慈善组织功不可没
2019-03-22 17:49:46    慈善公益报

全省5年脱贫近300万人

江西慈善组织功不可没
 
 
      慈善公益报(杨 阳  本报记者  李济慈红色江西,神奇之地。南昌、井冈山、瑞金——这里荟萃了人民军队、中国革命与人民共和国“三大摇篮”,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圣地。
      红色江西,星火延传。往昔,她是中国革命艰难历程的先行者;如今,她是脱贫攻坚艰苦征程的领跑者。
      以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为起点,江西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末的346万人减至目前的5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9.2%降至1.38%。近年来,江西有8个贫困县宣布脱贫摘帽,10个贫困县达到脱贫摘帽条件,2671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江西昂首行进在全国脱贫攻坚“第一方阵”。
      在这支雄壮疾进的脱贫攻坚行列中,慈善组织的身影清晰可见,慈善扶贫的大旗猎猎招展。
      2018年,江西省慈善总会共募集慈善款物价值3.96亿元,发放救助款物及慈善项目资金3.71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0万余人。
      2018年,江西省慈善总会坚持以深入推进“善济江西 脱贫攻坚”专项工程为重点,持续发力,深化拓展,狠抓实施,成效显著。全年共发放慈善扶贫专项工程“六大任务”项目资金5025.65万元,其中“刨穷根”(教育扶贫)项目投入资金2979.43万元,以扶志扶智着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共资助3465名贫困中职学生及2349名高考贫困学子;“栽富树”(产业扶贫)项目共投入资金517万元,着力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新增遂川县、会昌县、信丰县3个扶贫项目,已有14家入股企业(合作社)发放分红资金158.3万元,惠及贫困群众1100余户;“救病难”(医疗扶贫)项目共发放救助资金478.23万元,资助162名贫困大病患者;“暖床前”(养老扶贫)项目共投入资金407万元,着力构建老人关爱体系,在22个县实施项目,23家慈善公益组织通过开展志愿活动,为孤寡、失独、失能老人群体解决亲情失落、心理失衡以及生活照料等问题,全年服务19.25万人次,服务时间122.6万小时;“扶自立”(志愿服务扶贫)项目共投入资金431万元,着力保障特殊群体权益,31家慈善公益组织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亲情联系、心理慰藉等服务,为困难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辅助就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全年服务29.1万人次,服务时间87.3万小时。此外,首批“童伴妈妈”项目已下拨项目资金108万元,在江西省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等10个贫困县100个村实施,发现并解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福利问题3606个,开展主题活动1050次,惠及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128030人次;“推厕改”(厕所革命)项目在玉山县、乐安县开展试点,下拨资金490.8万元,帮助2454户贫困户改建厕所。与此同时,江西省慈善总会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成立志愿者活动中心,开设“慈善大讲堂”,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稳步实施。围绕“善济江西 脱贫攻坚”慈善扶贫专项工程,省慈善总会以孤寡、空巢、独居老人和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障人员等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开展了“展翅助学”“圆梦微心愿”“夕阳红助老”“慈善进社区”“慈善义诊”“青赣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2018年,共组织慈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4920人次,服务时间达15700小时。
      江西省慈善总会会长洪礼和在省慈善总会三届三次理事会上指出,2019年,江西省慈善总会将推进五个方面的工作转变:一是在慈善募捐方面,由行政推动向行政和市场双向推动转变。尝试通过义演和义卖的方式,向社会传播慈善理念;二是在慈善投资方面,由单纯的支持性投资向公益创投转变,不再进行简单的物质帮扶,而是为贫困户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收益模式;三是在慈善业态方面,由捐钱捐物向开展慈善志愿培训和慈善服务转变,充分发挥志愿者力量,助力慈善事业发展;四是在慈善宣传方面,由慈善会和慈善组织单打独斗,向营造全社会大宣传格局转变;五是在慈善管理方面,由系统的自我管理向自管及他管相结合转变,让每一笔善款都有据可查,把省慈善总会打造成为群众信得过的慈善组织。
      新的一年,新的任务,新的担当。江西省慈善总会将在助力脱贫攻坚大业中实现新的突破,赢得新的业绩。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