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要闻
公益“慢火车”让脱贫“加速度”
2019-01-21 09:48:29    慈善公益报

6.jpg

      图为从昆明开往攀枝花站的6162次公益性“慢火车”上,列车长杨兆祥正在与沿途车站上车的村民交谈。

 

潘 越   摄

 

      慈善公益报( 本报综合  权 敬)  科技要提速,经济要提速,高铁、动车也在提速,然而,有一种“慢”深得人心——票价涨幅慢、停靠时间慢,运载的是卖不上价钱的白菜和水果,却是老百姓切实需要的生活必需品;途经的是西南、西北和东北偏远的“穷山僻壤”,却站站停靠在满足百姓需要的地方,这就是数十年如一日温惠着沿线百姓生活的公益性“慢火车”。我们赞许这样的“慢”,或者说我们需要“慢火车精神”。 


寄托百姓脱贫希望

      昆明-攀枝花6162次列车单程全票价为39.5元,据列车长杨兆祥介绍,基于公益扶贫的考虑,这趟列车无论是票价还是运输费都始终定在一个很低的价位,而沿途乡镇的村民又大多以短途出行为主,所以中途票价也就定在4元至8元之间,货物运输价最低为1元。这趟列车自从1970年成昆铁路开通以来,已经运行了近半个世纪,却没怎么涨过价格,它的使命就是“方便百姓”。
      6162次列车从昆明站到攀枝花站,每天要历时7个多小时,行驶351公里,经过禄丰、元谋、花棚子等25个车站,铁路沿线的很多地方一直都存在着山高路险,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等问题,所以这趟停靠站点多,价格便宜的列车一出现就成了沿线附近乡镇村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列车不仅方便了沿线群众的出行,更让群众通过列车增收致富。“我坐这趟列车已经有5年了,因为方便、新鲜又便宜,除了沿途百姓,铁路工人也会购买我们的蔬菜瓜果。”住在羊臼河站附近的村民李应龙说,这次他带来了32筐小番茄以及其他蔬菜准备销往元谋县城。李应龙粗略算了一下,如果是通过列车运输蔬菜,一天最少能赚100多元。
      6162次列车于2017年3月正式成为了公益性“慢火车”,列车长杨兆祥介绍,“‘慢火车’的车速其实并不慢,慢的是停靠时间。为了节省时间,不落下一个群众,一箱货物,沿线群众大都是先上车,我们再为其补票。”由于列车线路经过的地方大多为偏远的山区村庄,停靠时间以当地村民为主,如果村民带来了很多货物,那么列车员会下车帮助村民一起搬运货物。
      据了解,像6162次列车这样的公益性“慢火车”在云南境内还有2列,杨兆祥认为,不管以后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公益性“慢火车”不会停。公益性“慢火车”存在的意义不仅代表了铁路人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也反映出铁路部门为了帮助群众追求幸福生活所做的努力。“慢火车”承载着每一名乘客的梦想,更寄托着每一个山区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

拉近山区求学道路

      “知识改变命运”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往往同时存在。对于大山里的孩子来说,要想走出农村,只有靠读书这条路,而上学的道路崎岖又遥远,有的甚至天没亮就要出发,打着手电筒摸黑走过泥泞的山路,翻过层层大山才能到达学校。为了解决“蜀道难”问题、方便山区孩子上学,不久前,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特批6063次、6064次在陕西马蹄湾站停车接送孩子上下学。
      在此之前,马蹄湾站是没有客车停站的,而如今有了接送孩子上下学的火车,马蹄湾站一下成了山村连通学校的桥梁。除此之外,西安局集团公司还修建了“爱心候车室”,准备了爱心雨伞、雨衣,确保孩子们上学更安全、更便利。
      列车变成“校车”,列车员成了孩子上学路上的安全守护者,铁路拉近了偏远山区与城镇的距离,成为连接大山与求学梦想的纽带,这样的民心工程既是铁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国家“精准扶贫”的民心举措。如今,在偏远贫困山区开行公益性“慢火车”已经成为铁路扶贫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凉山上的5633、5634次列车;榆林开行的7007、7005次扶贫列车;太行山区最高票价仅需15.5元的6032、6034次列车。正是这样一趟趟公益性“慢火车”开出了脱贫致富的“加速度”,将幸福和实惠送到百姓的心坎儿上。
 
 
 
 

 

 

评 论

 

 

公益性“慢火车”把幸福开进百姓心坎里


      笔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途经592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县的旅客列车共1651列,超过全国旅客列车总数的20%,2017年以来共发送旅客8890万人次,21对公益性慢火车覆盖21个省区市,经停530个车站,途经35个少数民族地区,运送旅客2246.1万人次,深受沿线百姓的欢迎。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迈入全面小康重中之重的任务,是全社会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铁路作为国企中的代表,运输领域中的行业代表,其在扶贫攻坚工作上做出的努力无疑为社会企业树立良好的示范。

  做好精准扶贫,需要责任和担当。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既体现企业应有的担当,也体现出企业的社会价值。中国铁路总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承担起扶贫攻坚的社会责任,这是一个大型国企应尽职责,这样的作为无愧于人民长久以来的厚爱和期望。与此同时,在扶贫工作中,围绕运输的基本属性,铁路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特别是贫困人群享受到铁路建设带来的成果。

  公益性慢火车把精准扶贫送到幸福大道上。扶贫突出一个精准,解决贫困百姓的实际困难是关键。在诸多致贫的因素中,交通上的不便利无疑是一个通病。交通的落后制约了物与物的交换、人与人的交流,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成为许多贫困地区的真实写照。为了破解出行难题,铁路总公司不仅在列车运行线路规划上充分考虑到扶贫工作,还特别开行了针对贫困地区的公益性慢火车,方便山区贫困百姓出行,把帮扶精准地送达了百姓的心坎里。

  打赢扶贫攻坚战,企业大有可为。每一个社会企业都拥有自己行业的平台与资源,能否充分加以利用,决定了企业帮扶的成效。以铁路为例,在发挥自身运输价值为百姓创造便利出行的同时,铁路企业也依靠运输平台主动引导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对外交流,通过交通上的倾斜照顾,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开辟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起到了有效催化作用,做出了有目共睹的重要贡献。

      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在中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铁路企业以一个“先行者”的姿态铿锵行进在扶贫路上。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扶贫攻坚的战线中,我们无比温暖、倍感振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付 花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