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名星
记兰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尹建敏
2019-01-21 09:41:57    慈善公益报

 以良心做企业 用爱心做事业

 

——记兰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尹建敏
 
 2.jpg
图为尹建敏(左)为贫困农村学校儿童穿上新冬衣。
(甘肃省慈善总会供稿)
 
 
     慈善公益报( 甘 慈  本报记者  李济慈陇原,天高地厚,人杰地灵。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孕育着无数仁心厚意、古道热肠的人物。甘肃省兰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尹建敏便是其中之一,被人们称作“用良心做企业、用爱心做事业”的人。
      尹建敏出生于辽宁丹东一个工人家庭。大学毕业后,不甘心安逸生活的她,毅然背起行囊,独自闯荡世界。从东北到南国,从打工到经营,从销售到贸易,经过数年打拼,终于打下了丰厚的家底。2001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安分”的尹建敏又从南国跑到西北,开始了她新的追求。
      在尹建敏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能用自己的实力与能力帮助更多人实现梦想。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她一直默默践行社会责任,投身慈善事业,为众多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与温暖。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在2017年举办的兰州市慈善总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尹建敏当选为兰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实现了由一个企业家、慈善家向慈善工作管理者的成功转型。

亲情纽带 不离不弃

      2012年,尹建敏第一次来到红古区水车湾抗美援朝老军人张俊岳家中,看到家中的场景,她落泪了。
      张俊岳老人是抗美援朝伤残军人,双眼失明,腿脚行动不便。老人的儿子也是退伍军人,15年前发生交通意外,生活不能自理。肇事司机逃逸,随后儿媳也带着孙儿离开,一个原本幸福完整的家庭瞬间破败。年迈的张奶奶独自撑起家庭,照顾老伴和儿子的生活。
      之后,每月带上牛奶和慰问金去看望张俊岳老人就成了尹建敏雷打不动的事情,至今7年从不间断。尹建敏对张奶奶说,我就是您的女儿,有什么困难您一定要及时告诉我。2016年春节,老人的儿子奇迹般好转,现在生活已基本可以自理。每次见到尹建敏,他都向她竖起大拇指表示感激。
      张奶奶感慨道:“这么多年来你一直照顾我们,没有你,我们这个家早就没了!”
      尹建敏说:张俊岳老人一家给了她太多感动,张奶奶一个人十几年撑起这个家,她才是真正值得感谢与敬重的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009年,兰州市红古区在筹建福利救助中心时,尹建敏便多次向中心进行捐赠,帮助完善各种生活设施。电视机、音响、乐器、电脑等应有尽有。每月她还为救助中心捐赠2000元的粮油,还拿出2000元补助中心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鼓励他们更好地为老人服务。逢年过节送来新衣鞋袜及应时食品,让老人切身感受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关爱孩子 情暖一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尹建敏得知定西市临洮县太石镇甘坪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于是前往实地考察。见到破旧的教室与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尹建敏当即决定出资30万元为孩子们修建新校舍,购买新桌椅。之后每年儿童节,尹建敏都会为孩子们送来文具和体育用品,春节前送来过年的新衣新鞋。每两年还要带孩子们来北京参加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看到山外的世界。她成了孩子们嘴里的“尹妈妈”。
      尹建敏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王生棋因为母亲智力残疾,全家只靠一点耕地维持生计,时常饿着肚子上课。得知这一情况,尹建敏将王生棋列为全面资助对象,直到毕业参加工作;二“儿子”吴泽永,幼年时母亲去世,父亲在监狱服刑,形同孤儿。十几年来,尹建敏一直照顾、资助他,毕业后安排他在自己的公司上班,现已成为一名优秀员工;三“儿子”白锺龙母亲患精神类疾病,父亲患皮肤肿瘤,白锺龙自己也患有右上肋脊椎先天畸形症,他成了尹建敏最疼爱的孩子。小“女儿”陈春红老家在河南平顶山,不幸患上了混合型过敏性紫癜。她的父母以收废品为生,家中还有一个2岁妹妹,生活十分艰苦。尹建敏带着她辗转全国各大医院,历经一年多的治疗,硬是治好了孩子的病。每当听到小春红甜甜地叫她“妈妈”时,尹建敏的欣慰溢于言表。

播撒善种 收获善果 

      在尹建敏的公司,有一支“鑫源志愿者服务队”,在敬老、助学、扶贫等志愿活动中常首当其冲。汶川、玉树、雅安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后,尹建敏第一时间带头捐款,并带领志愿者服务队奔赴灾区,送去生活急需用品。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兰州市妇联“恒爱金城·姐妹相助”城乡“两癌”贫困妇女救助工程;捐助100万元为榆中、红古等县乡卫生院捐赠“母亲健康快车”等。
      2016年5月,尹建敏捐赠1000万元在兰州市慈善总会设立“尹建敏慈善基金”,成为兰州市首个以个人冠名的慈善基金。经过两年多的运行,目前基金已实施助学、助医、贫困妇女救助等各类救助活动,支出近400万元。
      尹建敏对《慈善公益报》记者说:“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时刻回报社会。这既是事业,也是使命。”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