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艺术家
发挥余热映初心 —— 记恩施州白果乡老年服务中心会长张必斗【2023年度全国各级慈善会慈善工作范例·凡人善举】
2024-11-19 08:42:07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王学军)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白果乡人民政府退休干部、老年服务中心会长张必斗是个“大忙人”,每天都忙忙碌碌,找他的人“一拨接一拨”。有的来表达谢意,有的来为老年协会发展提建议,还有的在外出务工前,特意就留守老人照料问题来嘱托几句……张必斗一一耐心地听、认真地记、热情地答。



张必斗(中)看望困难老人
 

  为破解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题,张必斗不遗余力探索互助养老模式,推动形成乡、村、组三级互助养老体系,形成的互助养老模式在恩施州得到推广。他先后获得“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先进老年协会会长”“荆楚楷模”等称号。

  退休后,张必斗回到白果乡两河口村,他发现农村山大人稀、住户分散,年轻人多在外务工,独居老人多,大部分农村老人生活水平不低,精神健康状况却一般。他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成立老年人协会的初衷是将在村的老年人组织起来,解决老人们的生产生活难题和精神健康问题。“把有一定经济能力、组织能力、公益热情和文艺技能的老党员、老干部及乡贤能人组织起来,就能起到带动作用,他们本身就有发挥余热的信心。”2010年,张必斗成功动员了18位平均年龄65岁的老人,结对帮扶村里30多名高龄老人。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2012年,白果乡老年协会正式挂牌成立,次年更名为老年服务中心。自此,白果乡开启了互助养老模式,短短两年内带动周边5个行政村分别成立了老年协会。

  协会成立之初就制定了章程,规定凡是60岁以上、全年在村的村民,都可以加入老年协会。最初,老年协会恪守60岁的年龄门槛,后来,张必斗觉得应该发展更多的“年轻人”进来,“比如40几岁的在家看娃、照顾老人的这些人,我们就叫他志愿者。我们号召协会成员和志愿者结对,一下结对了400多人,就这样活动开展起来了。”张必斗说。

  在张必斗的努力下,白果乡“1+12+N”互助养老体系不断壮大,建立起了1个乡老年服务中心、12个村老年协会、52个老年之家,发展老人会员376名,为当地3000余名老人提供服务,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张必斗用他的智慧和行动,丰富了当地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