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时评
走进郏县幸福院
2021-02-08 11:51:35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我曾在郏县工作过,虽然仅有三年半时间,却和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特别是勤劳善良的郏县人民建立了深厚感情。去年到平顶山市慈善总会工作后,因工作关系回去得更多了,亲眼目睹了郏县的沧桑巨变:宽阔平坦的林荫大道,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以及掩映在美丽乡村中的一座座幸福院,构成了一幅充满温馨、和谐的美丽画卷。

  今年时至冬日,我们来到堂街镇土西村幸福院,呈现在眼前的是热烈祥和的景象,人人笑容满面,处处欢声笑语,院子里一群大妈在跳广场舞,舞姿丝毫不逊于城市人。明亮温暖的活动室里,老人在下棋、打牌,电视里播放着传统豫剧。

  在长桥镇李老庄幸福院,74岁的双目失明老人李振甫穿着干净合身的棉衣在听戏。与他唠嗑时,他连声说过得很好,“这日子真是过到天上啦!”

  我们来到长桥镇双槐树村幸福院老人食堂,看到墙上贴着一周的食谱,由政府聘用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给老人准备午餐,有荤有素,都是适合老年人口味的家常饭。镇里还建起微信群,把每天老人的饭菜发到群里,连远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也可以通过微信了解父母的状况。据县慈善总会边安副会长介绍,村里建幸福院最积极、最支持的就是这些常年在外打拼的人。县慈善总会先后三次为幸福院募集资金150万元,为幸福院购买了彩电、空调、健身椅等。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并逐渐融入城市,农村出现老龄化空心化现象,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郏县以民政部门牵头,建设乡村幸福院,解决特困供养人员、独居与留守老人及残病人的一日三餐、日间照料、文娱活动等,不啻是一种农村养老模式的积极探索。

  (作者系原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平顶山市慈善总会会长  高德领)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