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时评
让碰瓷者最终碰壁
2019-05-24 16:51:07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李希金)媒体近日接连报道,天津“老牌”碰瓷者杜老太因涉嫌敲诈勒索被刑拘;武汉“职业碰瓷司机”龚某因涉嫌保险诈骗罪被批准逮捕;广州以共享单车碰瓷勒索司机的犯罪团伙6名成员被抓获;南通碰瓷团伙“文武精英部”成员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至拘役三个月不等的刑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碰瓷讹人,由来已久。早年间流行于古玩行业,无良商家故意将易碎瓷器摆放路间,专等路人碰撞,以此讹诈钱财,也是“碰瓷”一词的源头,后来泛至其他行业,竟也由此衍生为一种“行当”,与坑蒙拐骗之类同样为人痛恶。
       自然碰瓷者也有“讲究”。杜老太等属于“传统型”“家庭型”碰瓷者,儿子媳妇素有“家传”,悉数上阵,以此为业为生;而上述团伙则属于“现代型”“公司型”碰瓷者,有分工合作,有策划预谋,有组织实施,将碰瓷当作“生意”经营。
       碰瓷者流,绝非善类,然而多年来却仿佛拿他们无可奈何,以至由着他们“练级”成为“老牌”与“资深”之徒。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法律界定上的难度。譬如杜老太之类以70高龄“挂帅”碰瓷,已在天津地面横“碰”10年,因其年龄偏大,很难对其采取强制措施;二是碰瓷者多为“薄利多‘碰’”型,每次均不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三是碰瓷者以碰为主,别无他事,有大把时间与精力,很多被碰瓷者奉陪不起,只好忍气吞声,赔钱了事,将他们的歹心与钱袋喂大起来。
       碰瓷者的可恶在于两点:一是行为上的无赖;二是骨子里的流氓。耍无赖是碰瓷者的惯有做派,耍流氓是碰瓷者的心理根底。无论老少,概无例外。再譬如杜老太,动辄坐地屎尿、起身泼骂,就是碰瓷者的典型。
       碰瓷者可恶的另一点是他们将碰瓷视为一种营生,靠此吃饭生财,以至于将其上升为一种“事业”,执著于害人肥己,且只对老实人、善良者下手。受害者小则破财免灾,大则生不如死。
       碰瓷者的滋生与存在,究其根源,依旧还是骨子里的自私与歹恶作祟,加之“成功率”较高而成本与风险较低,使得他们逐步发展成为毒瘤,坑害同胞、祸害社会、贻害文明。然而现在社会由不得他们继续下去,杜老太等用了10年将自己“碰”进了监狱,也算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新一例注脚吧。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