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史子集)近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出通知,启动2025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本次大赛总计遴选50个项目并给予资助。一等奖10个,每个项目资助10万元;二等奖10个,每个项目资助5万元;三等奖30个,每个项目资助1万元。
本次大赛以“助力民生,慈善同行”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慈善项目的社会示范效应。
大赛面向慈善组织广泛征集慈善项目,申报类别包括但不限于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以及应急救灾、科教文体卫支持、环境保护等领域。要求参赛项目聚焦国家重点战略,具有公共利益属性,能够精准契合民生关切和社会真实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项目的开展须有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实施效果符合预期目标和质量标准,受益群体的主要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同时,项目在解决方案、运营机制或资源整合方面具有创新模式,实施路径明确,可操作性强,在前沿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项目须立足于规范化运作,资金使用合规、透明,信息公开真实、准确、及时,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可持续的社会倡导效应,在推动相关政策、行业标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大赛设立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统筹规划、规则制定及执行管理;设立评审委员会,负责大赛的评审工作。
大赛要求,参赛项目申报主体为慈善组织,申报项目应与业务范围相符,社会组织等级评估3A(AAA)级及以上。每个申报主体原则上只能申报一个项目。项目申报应为正在实施的慈善项目,连续实施时间不得少于两年。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不具备申报资格。申报材料应着重呈现项目在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的执行情况与阶段性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资金投入规模、项目管理、帮扶成效、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内容。申报机构需承诺提交的项目信息真实可靠,若项目申报主体出现负面舆情且经核实确认存在问题的,将直接取消参赛资格,且不予补报。
根据赛程安排,8月-9月为申报阶段,9月-10月为入围评审阶段,10月-11月为晋级赛评审阶段。评审委员会对100个入围项目进行评审,评选出大赛前50名。其中,第21至50名为三等奖;前20个项目进入决赛,角逐一等奖和二等奖。入围决赛的项目进行现场路演。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