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头条
慈善是全天候的光与热 —— 各地慈善力量各尽所能,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5-06-25 07:49:28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李济慈)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民生保障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共提出4方面10条政策举措,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公益慈善领域引起高度关注与强烈反响。

  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道路与目标从未改变。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区着力稳就业稳经济,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据统计,1至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月度变化基本平稳。1至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8.5%,教育支出增长7.4%,均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

  由此回望,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民生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构筑起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共有10.7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3.2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24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是党带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丰硕结果,其中也饱含慈善领域广大从业者的不懈努力与辛勤汗水。

  羊城善地,爱若繁花。日前,“善暖羊城——2025年广州市社区慈善助力民生微实事启动仪式”温馨举行。继去年成功举办首届社区慈善助力民生微实事活动后,今年的活动以社区慈善基金为抓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助力推进广州“慈善之城”品牌塑造工程。活动当天,市区慈善会迎来全民慈善第一波热潮,共获得公众筹款和企业捐赠近500万元。

  为进一步扩大社区慈善影响力,广州市紧紧围绕基础设施优化、社区人居环境美化、社区创新创业、人文教育提质、健康医养发展等5个方面,同时以部门联动、品牌建设、资助规则、活动周期4大维度对活动规则进行优化,通过全市3002个社区慈善基金的深度参与,力求解决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公益的联合、慈善的跨界正是当下一道新颖潮流。广州立足城市特色,持续构建“慈善+运动”“慈善+文化”“慈善+消费”等多元化线下筹款场景,不断扩大社区慈善力量,让慈善温暖惠及更多羊城民众。第十五届全运会、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都是创新打造“体育+社区慈善”平台的有力抓手。高校志愿者在主赛场广泛开展社区慈善义卖募捐活动,将体育赛事的热力转化为公益慈善的动能,让体育与慈善精神同频共振、合而为一。据主办者介绍,下一步,广州将继续深化慈善与民生保障融合发展,以“微实事”撬动民生幸福支点,以“绣花功”培育社区慈善肌理,持续擦亮“社区慈善”与“慈善之城”品牌。

  苏城善水,温润人心。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推动困境儿童帮扶与慈善组织服务有效对接,推动公众通过慈善帮扶、志愿服务等方式关爱困境儿童,为慈善组织进一步助力提升困境儿童福利保障提供了实践指导。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慈善总会广泛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旨在覆盖七类困境儿童的慈善项目,共支出善款3840.51万元,其中涵盖温情救助、风险兜底、社会融入、成长赋能等内容,惠及困境儿童2.86万人次,为构建“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的救助帮扶体系作出了显著贡献。“慈善+医疗”模式是苏州慈善破解儿童因病返贫困局的有力武器。市慈善总会联合各县级市(区)慈善会开展的“生命之光困难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项目,根据重疾儿童困难程度,对其合规医疗费用自付部分给予100%、80%、60%的资金帮扶。过去5年,已累计帮扶重疾困境儿童154人次,发放帮扶资金413.66万元。

  “慈善+助残”模式是解决残疾儿童康复周期长、花费大等痛点问题的有效方法。自2021年开始,市慈善总会联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儿童医院开展“有声七彩梦儿童人工耳蜗”项目,累计帮扶44名患儿,资助手术费用共计139.56万元。“阳光计划关爱残疾儿童”项目累计帮扶812人次,支出康复费用170.5万元。“慈善+保险”模式是助力实现困境儿童医疗保障全面覆盖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保费1026.75万元,覆盖3.2万人次,累计发生赔付611.37万元,为1852人次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缓解了燃眉之急。依托市民政局困境儿童“一人一档”系统,实现了苏州市七类困境儿童全覆盖,保障人数从2020年的3553人扩展至2025年7641人。

  “黔疆保障”,善盈盘州。近年来,贵州省盘州市持续释放慈善动能,在助推扶难济困、扶弱助残等方面作用显著。近年来,共募集慈善款物价值816万元,实施慈善项目8个,惠及众多困难群众。近年来,盘州市紧紧抓住“贵州省慈善项目推介会”“99公益日”“贵州乡村振兴专场网络募捐”“数字公益捐”等活动契机,推进线上、线下募捐共同发力,不断拓宽筹款筹资渠道,为慈善事业注入源头活水。盘州市高度聚焦社会困难群众的现实需求,不断创新慈善项目管理方式,成功引入“施永青基金”、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凤暖志愿服务中心、上海爱心人士等机构和个人,在盘州实施慈善项目4个,内容涵盖助学、困难群众服务、本土人才培养等领域。

  “三圣故里”,厚德新泰。慈善正是这座千年古城的一道独特风景。在山东省新泰市银河社区,一条“政府救助+慈善帮扶”的崭新路径正在形成。帮扶机制的探索、多元力量的汇聚、精准及时的赋能,为困难群众生活撑起一柄挡风遮雨的“安心伞”。依托每月召开的社区、慈善组织、爱心企业联席会议,精准梳理社区低保户、残疾人等9类低收入人群需求清单,制定“一户一策”救助方案。成立了“心泰暖”社区慈善基金,叠加爱心企业捐赠、居民“微心愿”认领等渠道,精准补位政策覆盖不到或覆盖不足的困难群众。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救助+慈善”联合窗口,配备民政协理员,实现救助网络接力服务。吸纳12家社会组织、52家爱心企业和爱心商户建起“慈善爱心联盟”,通过慈善义卖、爱心演出、爱心募捐等方式为慈善帮扶提供物质基础。近年来,银河社区积极为“一老一小一困”家庭提供专业社工服务,逐步实现了救助对象家庭从生活基础保障到就业成长赋能的幸福升级。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