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文昱洲)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底,2748.9万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46.1万残疾人领取养老金;38部法律法规在制定、修订过程中增加了关于残疾人特殊保护的规定,各地制定、修改关于残疾人的专门法规规章61件、规范性文件907件,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不断落到实处。
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汇聚成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劲力量。而各地慈善公益组织在慈善助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爱心捐赠、项目助力、多元服务等多种方式,用爱为残疾人群体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爱心帮扶,传递生活希望
在慈善助残的行动中,爱心帮扶是最直接传递温暖的方式之一。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前后,各地慈善组织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多元举措汇聚爱心,在慈善助残的道路上书写下一篇篇温暖动人的篇章,让残疾人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尊重。
浙江省宁波市慈善总会开展暖心的助残慰问活动。慰问组前往象山县等地,为88户残疾家庭送上价值13.64万元的电动轮椅,让因中风致残15年、靠低保维生的温师傅,看到了出门看病便利的希望;也让靠儿子打零工维持生计的王阿姨一家,感受到了切实的帮助。市慈善总会还联合宁波市民康医院启动“慈惠精康”扶助项目,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义诊服务、药品支持及部分医疗资金救助,同时向海曙满天星残疾人服务中心和江北区七彩虹教育培训学校捐赠资金,改善康复和教学条件。据了解,宁波市慈善总会长期支持和参与助残事业,截至目前,累计助残支出1117万元,帮扶残障群众5381人次。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慈善总会同样在助残日期间积极行动,开展“有爱无碍 残疾人救助”项目,向宿豫区重度肢体残疾人捐赠31辆总价值10余万元的高靠背型爱心电动轮椅,并进行使用培训。受助人代表臧勇激动地称赞,电动轮椅操作简单、人性化且有安全保障,让他能够自己出门,减轻了家人负担,有效解决了重度肢体残疾人自主出行困难、难以融入社会的实际问题。
在助残日前夕,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慈善总会会长王贯新等一行带着价值1万元的米面油来到陕州区特殊教育学校,亲切慰问残疾儿童,传递社会各界的爱心与祝福,鼓励孩子们树立生活勇气,自强自立。
多元服务,滋养精神世界
慈善助残不仅关注残疾人的物质需求和康复需求,还注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与关爱。海南省琼海市慈善总会联合多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2023年发起“关爱困境儿童,点亮微心愿”公益活动,为300名困境残疾儿童实现“微心愿”,资助琼海市特殊教育学校121名学生开展研学活动;2024年“六一” 儿童节前夕,走进琼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慈善公益活动,为128 名困难家庭学生送去慰问金和爱心物资,并组织篮球互动教学、爱心义剪等特色活动;面对台风洪灾,启动应急救助机制,为受灾残疾人家庭送去救灾物资;2025年3月,联合多家单位党支部开展“学雷锋”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向特校困难学生家庭发放慰问金和爱心物资 ,从物质保障到精神滋养,全方位关爱残疾人群体。
山东省莘县慈善总会近日走进聊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和莘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大爱慈善 温暖助残”残疾人救助项目。特教学校的孩子们带来精彩文艺表演,展现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县慈善总会向学生赠送学习和生活用品,并根据孩子们的具体需求精准捐赠,让孩子们感受到被“看见”和尊重的幸福。同时,联合特校教师对部分重度残疾学生开展送教上门服务,进行认知训练,与家长交流了解情况并送上生活用品,营造了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宿迁的助残志愿者们也用实际行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志愿者朱婕在宿迁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支持中心为盲人进行按摩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专业技能,实现经济独立;志愿者刘宝良组织爱心车队接送残疾人朋友出游,让他们感受家乡变化;志愿者何素芳陪伴大病和残障儿童就诊,用爱支撑和鼓舞他们好好生活,他们的行动成为残疾人群体坚强的后盾。
项目助力,点亮康复之光
除了直接的物资和精神支持,各地慈善公益组织还通过实施公益项目,为残疾人的康复和发展提供更专业、更持续的支持。“向日葵”公益慈善项目由江苏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瑞康刘方刚助残专项基金发起,计划5年内救助100例患有脊柱畸形、肢体畸形等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项目实施半年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第一轮募集善款100800元,基金使用73443.83 元,救助患者覆盖江苏、河南多地,5人经过手术治疗后进入康复阶段并全部出院。受助患者代表陈先生多次深深鞠躬,感谢各方助残力量让他摆脱了“囚禁”自己 58 年的儿麻后遗症,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四川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自2019年以来,围绕 “项目服务四川,口碑影响全国”目标,累计为残疾人事业募集款物价值超2.9亿元,项目覆盖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直接服务超80万人次。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中,基金会实施项目超30个,惠及涉残群众超20万人次。同时,创新实施“爱星工程”“爱护计划”等“五爱”助残慈善项目,切实解决涉残群体实际困难,推动助残事业高质量发展 。
辽宁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沈阳市公益慈善与志愿服务促进会开展“辽宁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汇善助残项目”,开办“光咖啡” 馆,让大龄孤独症青年在专业咖啡培训师指导下开启咖啡师梦想之旅。项目开展至今,累计开展赋能培训80次,培训“星青年”及家长600 余人次,目前稳定上岗“星青年”10 名,为残疾人提供了可持续的“造血式”发展机遇,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融入社会。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