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李济慈)12月5日,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日前发布今年国际志愿者日活动主题——“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股源自社会肌体的“青春力量”。这种“青春力量”并非以年龄和体力,而是以仁者之心、志愿之志为之定义,在最广大的生活画卷里展示着生命光彩,托举起理想风帆。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制度机制不断完善,队伍力量持续壮大,活动项目日益丰富,阵地建设逐步加强,志愿服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30年来,广大青年志愿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知识、爱心与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火热实践中砥砺而行,茁壮成长。
今年年初以来,党中央对志愿服务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等志愿者群体回信,勉励大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强调深化志愿服务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建设,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志愿服务。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成为系统部署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第一份中央文件,对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长远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款款而来,激励着全国各地志愿队伍与志愿者为创造美好生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活力。
首都北京,四通八达的地铁承载着千万乘客日常出行需求,在这钢铁动脉的背后,有着百万地铁平安志愿者的默默支撑。“蓝马甲”们周到热情地为乘客提供指路问询、客流疏导、爱心帮扶……全方位、多角度地保障乘客出行安全与良好的出行体验。自2015年9月北京地铁公司启动北京平安地铁志愿者招募以来,截至目前,志愿者人数已近100万人,每天有超过10万人次活跃在地铁车站,累计参与专项志愿服务活动超395万小时,骨干志愿者活跃度达19.81%,劝阻、上报不安全、不文明行为2113万次,基本实现了北京地铁志愿服务全天候、全覆盖、无盲区。
北国之春,志愿热土。12月1日,为进一步增强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赛事侧志愿者消防安全意识,有效提升赛事侧志愿者疏散引导及火灾事故处置能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开展赛事侧志愿者消防安全培训活动。省内16所高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体赛事侧志愿者约6000人参加培训。本届亚冬会赛事侧志愿者招募活动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逾10万人报名,在冰雪北国掀起了一股体育与志愿服务的热潮。据统计,截至目前,黑龙江省注册志愿者已突破600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10.9万支,年志愿服务时长达4360万小时。
八桂壮乡大地飞歌,体育志愿桂蕊飘香。日前,第九届广西万名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百县千乡万村活动精彩谢幕。这项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主办的经典品牌活动已连续举办9年,为广西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今年5月7日,万名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百县千乡万村活动启动。全区14个设区市、55个县(区、市)的68个站点,共举办推广普及健身气功·八段锦、太极拳、武术等15个体育项目活动。从乡村社区到公园学校,从老年大学到文化广场,处处都是体育健身的身影,让所有人乐在其中。除体育健身外,活动还特别加入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助力乡村振兴内容。据统计,活动参与人数超过3287人,覆盖广泛,促进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何以“人间天堂”?景美心善情长。12月1日,由浙江杭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杭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承办的“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爱杭城 ‘益’起来”——“12·5”国际志愿者日致敬杭州市志愿者文艺专题演出举行,以此向杭州每一位志愿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如今杭州,志愿者的奉献温暖了整座城市。人人、时时、处处、行行开展志愿服务正成为杭州的生活风尚。截至目前,杭州注册志愿者已突破400万人。未来,杭州将致力于形成一批具有城市特色的志愿服务创新实践,培育推广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志愿服务品牌,增强志愿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更多人加入“爱杭城”行列中来。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