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景亦兴)全省慈善募捐由2016年的2.8亿元增加到今年的7.3亿多元,累计募集善款物资价值达18.8亿元——近年来,黑龙江省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黑龙江省高度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坚持凝心聚力、拓展资源、开拓创新,推动全省慈善事业发展。为推动慈善领域法规制度建设,黑龙江省启动《黑龙江省慈善条例》立法调研,与推进省内立法同步,以慈善组织信息公开、保值增值投资活动和互联网募捐活动为监管重点,出台《〈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的实施意见》《贯彻实施〈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意见》《贯彻〈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指导意见》,依法依规开展慈善组织监管。
善款筹募是慈善工作的基础。黑龙江省慈善总会与腾讯公司对接,联动省内慈善组织,通过腾讯公益、公益宝平台上线项目21个。结合“中华慈善日”和“99公益日”发起“一花一梦想”捐花行动,号召各界捐赠小红花38万余朵,助力开展万名乡村孤寡老人关爱项目;联合腾讯公益推出“小红花公益音乐会——幸福龙江益起爱”黑龙江专场活动,宣传本土慈善项目,开启互联网筹款模式。
为推动慈善多元发展,黑龙江省推广慈善“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乡村”“进社区”的基层工作模式,引导慈善资源向地方、向基层、向社区、向农村延伸。目前,全省13个地市共执行慈善项目406个,组织慈善活动服务1800余次,服务群众近51万人。
在选树推广慈善楷模方面,黑龙江省民政厅与省委宣传部、省人社厅、省广电局,共同树立全省知名的慈善楷模和慈善企业、慈善组织。组织首届“龙江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开展第一届“龙江公益慈善摄影(短视频)创意大赛”“慈善微沙龙”等系列活动。培养公益慈善能人和公益领袖60余名,孵化培育地方性慈善组织50家。
黑龙江省不断探索“社会工作+慈善公益组织+志愿服务”社区社会服务模式,以社工服务机构与社区的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疫”后社区服务,多方联动社会资源,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意识,搭建社区公益服务平台,打造新型未来社区服务体系,夯实社区治理基础,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工作。
为提高灾难慈善救援能力,黑龙江省民政厅牵头搭建黑龙江省联合救灾网络,在2019年汛期,募集1600余万元善款,在哈尔滨、大庆、黑河等地15个受灾县(市、区),开展洪涝灾后救援,筹集发放灾民温暖包8500个,开展儿童社工服务站、平安小课堂、儿童温暖包等公益项目,现已建成儿童社工服务站30个、儿童平安小课堂52个,为40所学校建设塑胶操场,让灾区儿童感受到公益慈善的温暖。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