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赵得地 胡建国 殷莉萍)为汇聚更多社会爱心力量,扩大募捐的社会覆盖面,促进公众参与慈善的热情,浙江省余姚市慈善总会面向社会大众推出小微基金,实现了人人皆可慈善、人人随手慈善的美好愿景,给广大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创造了捐款献爱心、帮困扶弱的极大便捷。
2018年12月12日,余姚市慈善总会第一个5000元的小微基金“惠菊基金”设立。创建这个小微基金的爱心款,是余姚一位普通市民王俊给其80岁的老伴邵惠菊庆祝生日的寿宴款,他省下寿宴款,用建爱心基金的方式作为给爱妻的一份生日特别礼物。两个颗爱心很快产生了巨大的“蝴蝶效应”。“惠菊基金”经媒体报道后,一位余姚爱心人士马上匿名给“惠菊基金”追加了5000元爱心款。当年这笔1万元的小微基金资金,很快帮助了刚刚考上大学的“好好”(化名)同学。19岁的“好好”,青春还未恣意绽放,与她相依为命的父亲就因肺癌而离开了人世。在人生遭遇困难之际,“好好”得到了“惠菊基金”的及时爱心资助,得以顺利去大学报到上学。新生的小微基金首次在余姚慈善大显身手,发挥了助学济困的作用,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为更好发挥小微基金的便捷作用,余姚市慈善总会注重以公益项目推动募捐实效,开展线上线下联动,创新小微基金的募集方式,拓展小微基金的帮困作用。去年12月2日,余姚市慈善总会“共富实验点基金”联合市城市管理志愿者协会,推出“关爱环卫工人 传递冬日温暖”公益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的发动,筹得善款10万余元,并于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给余姚市环卫工人送去热水袋、手套、围巾等暖冬礼包1000多份,让广大环卫工人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共富实验点基金还与余姚臻爱公益服务中心、小卷毛公益服务队联合开展“爱心改造+”“梦想小屋”改造公益项目,体现了公益组织对困难群众润物细无声的关怀。臻爱公益服务中心为74岁的孤寡老人郭大爷修好了缺瓦漏雨的屋顶,加固了房梁,刷新了墙面,还在屋里加装了抽水马桶,共计花费2万余元,修缮费用都通过小微基金支出。小卷毛公益服务中心开展的“梦想小屋”改造项目,也为大岚镇南岚村一对兄妹改造了暖心书房,点亮了困境少年的学习希望。
余姚爱心组织“小云来帮忙”通过自己在慈善总会设立的小云爱心小微基金,为困境中的小宋同学发起筹款。小宋同学是一名高三在读学生,与父亲相依为命。2023年4月,小宋父亲在给高层住宅安装空调时不慎从高楼坠下,重度昏迷。高额的治疗费让即将参加高考的小宋一家陷入困境。小云爱心小微基金将姚城爱心人士汇入的28万多元爱心款,帮扶小宋同学,不但帮助小宋一家缓解了治疗费用的压力,还为小宋同学考入大学之后的学费及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小微基金创建以来,受到了余姚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至2023年底,短短几年,余姚市已经有50多家爱心团队、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先后建立了50多个小微基金,参与人数达7万余人次,基金总额达400多万元,为助力共同富裕贡献了慈善的力量。
余姚市慈善总会通过设立小微基金书写了姚城大爱,不仅拉近了普通公众与慈善的距离,更让有温度、有爱心的慈善星火,点亮了受助家庭的希望之光。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