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李济慈)养老,一个深厚绵长的社会话题,一种日渐急迫的现实需求。随着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步伐的日渐加快,政府部门陆续推出养老领域应对政策,各地各界也纷纷祭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推动养老服务全面递进,养老事业稳步发展。
银发经济浪潮已然形成
2024年开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成为国家层面首份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标志着“银发经济”发展元年的出现。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等。
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的需求,今年年初,民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文件,为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政策保障。
日前,民政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就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等作出部署。明确到2025年,农村养老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每个县(市、区、旗)至少有1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省域内总体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覆盖率不低于60%,互助养老因地制宜持续推进,失能照护、医康养结合、助餐、探访关爱、学习娱乐等突出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从发展来看,县域统筹、城乡协调、符合乡情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7月5日,民政部老年助餐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座谈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旨在进一步推动老年助餐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会议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着力提升养老助餐共建共治水平,健全完善多方参与、责任共担机制。积极培育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抓好试点示范,引导互学互鉴。
养老服务“八仙过海”
首善之区,力在“建模”。去年底以来,北京市先后印发《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及《加快养老助餐服务发展的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支持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实施意见》等多个配套政策,旨在积极构建完善城乡协同、分层分类、全面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北京模式”。
据统计,北京市现有常住老年人口约465万人,占常住总人口21.3%;户籍老年人口约41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9%——老龄化社会进度呈加速趋势。同时,市民群众对普惠型养老服务和多元化养老服务形态的需求日益增长,仍需加大养老产业培育发展,扩大养老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品质化供给。
好客山东,善德为先。近日,山东省民政厅于齐河县举办“黄河流域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联盟年会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活动。养老服务是大民生工程,是提升黄河流域整体治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号召全省各地民政部门牢记嘱托,坚定使命,勇于担当,努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动黄河流域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同时,会议还邀请养老领域专家学者详细解读国家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等政策内容。各地民政部门与养老领域代表分别介绍了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经验,分享了养老服务实践体会。
悠悠白鹿,温暖之州。浙江温州养老也有着传统与时代凝汇的独特魅力。日前,温州市民政局联合温州电信,以150万元福彩公益金投入,为7489户孤寡老人家庭全部安装“一键呼叫”设备,建立孤寡老人紧急救援响应体系,以提高孤寡老人居家养老智能化保障水平。借助此设备体系,一键通服务中心可为孤寡老人提供实时通话、紧急救助、远程监测等快速安全的“一键呼叫”服务。截至今年5月,“一键呼叫”体系已成功救助59位孤寡老人,为守护老年人生命健康与生活幸福贡献了科技与爱心力量。
陇原善土,合水乐蟠。近年来,甘肃省合水县大力发展养老事业,不断强化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构建居家社区、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从生活照料、养老护理、医疗康复、文化交流、精神慰藉等多方面入手,真正让老人们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美起来,将“养老”变成安享夕阳之美的“享老”时光。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