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社会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届中国社工年会在京举行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出席年会并致辞
慈善公益报(谢昱航)1月20日,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公益时报》社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社工年会在京举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民政部副部长李保俊,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出席年会。
宫蒲光在致辞中指出,新修改的慈善法加大了对社区慈善的促进力度,明确提出“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社区慈善组织,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社区慈善事业”。这不仅体现了厚植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根基、大力发展社区慈善的政策导向,更为社会工作以社区为载体参与慈善活动提供了有利契机和法律依据,对新时代慈善+社工融合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他强调,社区慈善是传统慈善理念与当代社会治理结构结合的产物,它既包括邻里帮扶、守望相助的传统慈善活动,也包括以专门组织机构为载体、筹集慈善资源对社区居民提供帮扶的现代慈善活动。社区慈善植根于基层,直接面对和服务基层群众,是最接地气的慈善形式,它不仅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治理体制,还畅通了社会成员参与基层治理的途径,对培育慈善精神、弘扬慈善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宫蒲光表示,近年来,中华慈善总会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社区慈善,在全国开展了“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截至目前,已覆盖城乡村社4.4万个,开展慈善项目2.4万个,累计筹款18.99亿元,不仅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强化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也为打造社区慈善新模式、推动慈善+社工融合发展提供了最佳实践场景。希望广大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幸福家园”这个平台,携手慈善工作者开展联合筹募、活动宣讲、项目设计、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承接基层村社群众急需的专业社工服务,在共同打造新时代的“希望工程”中,实现慈善与社工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为了系统回顾过去一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会议发布了2023年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十件大事。此外,会议还发布了中国社会工作年鉴、中国社会工作课题、《新时代社会工作系列丛书》,举行了《基层治理现代化案例100》新书捐赠仪式,启动了“大国有囍”幸福中国项目和全国社会工作大调研项目。
为了以榜样的力量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会还发布了由《公益时报》社评选的年度中国社工人物、年度中国最美社工、年度最美医务社工。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