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头条
善田沃土起栋梁 —— 陕西省慈善协会持续深入开展“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纪实
2023-12-18 10:23:25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赵浩义)李济慈 慈善是济困解难的春风雨露,是树德育人的良田沃土。让慈善文化进校园、入人心,不仅是慈善知识、慈善理念的传播,更是根植传统、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道德文明实践,具有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作用。

  “阳光爱心行动 —— 慈善文化进大学”是陕西省慈善协会联合省委高教工委共同发起并实施的一个慈善品牌项目,至今已走过十一个年头。所谓十年树善只为百年树人,在项目的强力推动下,莘莘学子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以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于三秦大地掀起了一股青春靓丽的慈善风、公益热,将这片善脉悠久的高天厚土装点得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窗口、路径与舞台

  2012年,“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启动,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以其丰富的专业力量与资源优势成为项目实施单位。经过多年深耕细作,项目得以由点到面铺展开来。截至目前,全省共有50多所高校、近百支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数万名大学生参与其中。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尽展时代风采,业已成为陕西慈善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识,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一条走进社会的路径,一座服务社会、展现自我的优质舞台。

  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只有社会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学。只有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研究社会、融入社会,才能掌握社会发展规律,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就现实情况而言,我国恢复高考47年来,应试教育被证明是目前中国最为公平的教育制度。然而也促成孩子们自小学起便走上了“寒窗苦读”的应试历程,一路下来课业负担沉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成为众多家长的一种夙愿。报考名校或重点学校,家长们为此殚精竭虑,孩子们为此呕心沥血。各种考试使学生的生活轨迹局限于“家庭—学校”的固定线路,对社会生活知之甚少。

  尤其是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对农村情况鲜有了解,不晓得社会天地的广阔,不了解农民父兄的辛苦。而“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的实施,使高校学生能够利用假期深入到农村、社区开展慈善公益志愿服务,扩展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阅历,对其成长大有裨益。

  实践证明,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项目课题均能程度不同地结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农村社区实际需求。其中有扶弱济困、支教助学、环境保护、产业帮扶、精神文明建设等。尤其是近年来,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生动的慈善公益活动。譬如去年西北政法大学志愿者团队的“一架弥果”项目,在宝鸡眉县旅高镇帮助农民网上销售李子8吨,得到镇党委政府与村民们的交口称赞。今年陕西科技大学志愿者团队的“智控未来 相得益彰”项目为农村失能老人提供多种智能服务,颇具新意暖意。大学生们充分运用专业所长开展爱心助农服务已成为项目的突出特征。

  新时代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可担大任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精神,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正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不仅为困难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了自身道德积累,以大爱情怀升华了人生价值。

从乡村振兴到民族复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达成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阳光爱心行动”始终将根茎扎入乡村振兴主战场,紧紧围绕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开展慈善公益活动。目前,陕西省慈善协会正在广泛深入实施“村社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工程”,致力于在广大村社打造一个以居民参与、社会帮扶、文明自治、友善互助为地基的“幸福家园”。据统计,全省已注册创建“幸福家园”5620个;线上、线下筹募村社慈善互助金及建设资金逾10亿元;创办老年人爱心餐厅、儿童之家、村民活动中心等5000多所,直接关爱孤独老人、留守儿童30余万名;村社注册慈善志愿者30余万名。“村社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工程”成为迄今为止陕西慈善筹募量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受益面最广的慈善项目,被社会各界誉为新时代的“希望工程”。今年9月,“村社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工程”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项目)奖”,受到民政部的表彰。实践过程中,“幸福家园”工程与“阳光爱心行动”有着许多契合点、结合部,使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主力军。

立足现在 着眼未来

  深化内涵与拓展外延,是推动慈善项目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陕西省慈善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的未来发展取决于4个重要因素:

  一是要进一步扩大高校参与规模。陕西省目前拥有高校100多所,在校大学生逾百万人。但现在参与这一项目的高校仅有一半。下一步应认真研究、全面动员、逐校联系,让更多高校和大学生投身项目,在全省形成波澜壮阔的大学生慈善公益社会大实践。

  二是要进一步丰富项目实施内容。纵观项目实施态势,各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内容虽年年有所拓展,但多数团队还仅仅局限于助学助教方面。应充分发挥各团队大学生专业学科优势,让服务内容更为丰富。譬如种植养殖、产业帮扶的科技培训,土壤的优化改良,非遗产业的传承开发,老年人智能手机操作技能培训,老年人康养结合知识传授等。

  三是要进一步创新项目实施方式。尤其是在大数据、区块链的开发应用上再下更深功夫;在电商平台建设、直播带货网络销售爱心助农方面花更大力气。

  四是要进一步提高激励力度,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做到年初有安排、假期有督导、年终有考核。提供更多经费支持,加大评优表彰力度,拓展项目实施规模,提升项目实施质量,把这一项目着力打造为立德育人的基础工程,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陕西篇章贡献更多更大的慈善力量。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