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头条
“苏慈助医—低保对象补充医疗救助”项目启动 江苏省各级慈善会将安排3000万元用于救助自付费用较大低保人员
2023-10-16 09:46:40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任乐晴)为进一步减轻困难低保对象的医疗负担,做好多重医疗保障“强辅助”,由江苏省慈善总会联合省民政厅、省医保局共同开展的“苏慈助医——低保对象补充医疗救助”项目于近日启动。

  “苏慈助医——低保对象补充医疗救助”项目计划连续开展3年,由省、市、县(市、区)各级慈善会共同出资。2023年,江苏省各级慈善会预计安排项目资金约3000万元,其中江苏省慈善总会安排项目资金1465万元,对苏北、苏中、苏南各设区市提供支持,标准分别为平均一个县(市、区)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各设区市及县(市、区)慈善总会给予相应配套,每个县(市、区)建立不低于30万元的专项救助基金。

  项目救助对象为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较大的18周岁以上低保人员,救助范围覆盖江苏全省95个县(市、区)。项目实施过程中,将结合大数据和走访,主动找到亟需救助的对象。具体而言,针对救助对象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时,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保障以及其他政府及社会救助后,政策范围内个人住院自付费用仍较高的,由慈善医疗救助资金进行一次性适当救助。年度内住院费用可累计计算,救助工作将于年底前完成。

  据了解,近年来,江苏省为慈善事业和慈善项目建起丰盈的“资金池”。仅今年“江苏慈善专场”和“99公益日”,江苏各级慈善会共募集到善款4.9亿元,慈善项目吸引688万人次参与。其中,募集善款超5000万元的设区市有苏州、盐城、南京和泰州,参与人次超90万的设区市有南京、徐州、泰州和苏州。

  在丰盈的资金支持下,江苏各级慈善会不断开展改善民生的慈善项目。镇江市慈善总会2008年以来持续实施“救助急难防返贫”慈善助医项目,救助对象凭借低保证或特困证,办理好相关慈善救助标识,就能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直接接受慈善资金救助,无需垫钱看病。镇江还建立常态化跟踪救助机制,在医保结算和慈善助医后,受助对象自费支出累计超过5000元的,自动获得慈善临时救助。15年来,镇江慈善助医项目累计支出约1.48亿元,救助困难群众超过137万人次。

  江苏省慈善总会更是发挥“领头雁”作用,不断扩大慈善效应。省慈善总会在调研中发现,一部分低保对象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等原因,在遇到大病住院,尤其是多次住院等情况时,难以筹措较高的自付费用,因病致贫、返贫风险较高。于是,“苏慈助医——低保对象补充医疗救助”项目应运而生。项目紧扣“低保对象患重病住院治疗合规范围内自付负担仍较重”这一问题,对于建立民政、医保部门和慈善组织共同参与机制,让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更紧密结合,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据悉,在项目实施的3年里,各地慈善会将动态调查研究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和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完善实施方案。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