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李希金)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目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下半年经济工作与民生事业指明了方向、提升了动力。
会议认为,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势头向上向好。同时,会议也指出了所面临的新的困难与挑战——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进步,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经济工作与民生事业标出了重点、制定了对策。
消费既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需求所在。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再次把扩大消费摆上重要位置。会议紧扣消费升级的趋势和方向,强调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今年以来,随着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持续落地生效,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从全年来看,随着消费环境逐步改善、支撑消费增长的有利条件也将越来越多,消费有望继续扩大。
住房是百姓生活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今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及城中村改造问题。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凸显住房建设在民生保障工作中的意义。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26万个,惠及居民742万户,按小区数计开工率80.4%。从目前以及中长期走势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正从以往的高速突进转向平稳发展。
就业是最大、最基本的民生。党中央始终高度关注就业形势。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6.5%。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下降,6月份降至5.2%,已接近疫情前同期水平。随着经济形势恢复向好,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劳动力市场日趋活跃,就业形势也将得到总体改善。针对我国当前就业工作依旧存在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与系统性思维。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任务依然在最广大的农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也是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主题之一。乡村振兴是打开中国式现代化大门的一把“钥匙”。脱贫攻坚的辉煌成就已载入史册,乡村振兴的崭新成果已彰显出来。上半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51元,实际增长7.2%,高于城镇居民2.5个百分点。
消费、住房、就业、强农,中央政治局会议所释放的四大民生信号使得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景观值得热切关注。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