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钟 伟)6月25日,中华慈善总会党委召开2023年度“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中华慈善总会党委第一书记、会长宫蒲光,党委书记、副会长孙达,党委副书记、秘书长边志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会长助理胡传木,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兼财务部部长高守华出席会议。总会各部厅室全体员工、分支机构及直属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边志伟主持会议并宣读表彰决定。
会议决定,高君彦、李风亚、陈媛媛3名同志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刘莹、于洪悦2位同志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总会第一、第五、第六党支部获“先进党支部”称号;总会第二党支部获得“党建工作特别奖”。与会领导分别为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锦旗。
中华慈善总会第一、第五、第六党支部获评“先进党支部” 李济慈 摄
于洪悦代表获奖者作了发言。她表示非常感谢总会党委、会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与肯定。她说:“在党组织的关怀下,我们深切感受到,只有在党的怀抱,在人民的怀抱,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今天的荣誉将更加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不懈奋斗、再立新功。”
会上,宫蒲光发表讲话指出,在“七一”党的生日前夕开展“两优一先”评比表彰工作,是总会党委于去年建立的一项党建工作基本制度。实践证明,它是加强总会内部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促进各项工作,包括业务工作的一个有力手段。因此,我们要长期坚持这项制度,并将它与年终总结评比紧密结合,作为总会员工整体工作状态的一次检验。总会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工作是一个综合指标的考量,如果一个部门业务上不去、内部管理上不去、思想教育上不去,就不可能成为先进、获得荣誉。所以,要把这项有意义的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将其作为评价年度党建工作与内部管理工作的一个“常规化”动作,用以激励总会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合力将总会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宫蒲光同时强调,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大部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总会党委为开展好主题教育制定了专门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近期,孙达书记带领党委办公室的同志围绕抓好抓实主题教育,作出了一系列安排与具体部署。按照计划,本次主题教育从4月份开始,到8月底基本结束。虽然它是一个党内教育活动,但实际上,每次党内教育活动都是总会全体员工参加。通过主题教育,大家都有了不同的收获与提高。
宫蒲光希望获奖者要保持不骄不躁、再接再厉的优良作风,力争在新的工作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全体员工以获奖者为榜样,真正形成一个学先进赶先进、见贤思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使总会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同时,宫蒲光希望总会全体员工进一步重视主题教育,把主题教育作为提高思想觉悟、提高理论素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提高整个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学好、学实,学出成效,为总会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
孙达在讲话中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102周年华诞之际,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举行“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要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党支部和对党建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同志,动员全体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以更加奋发的姿态与务实的作风,推动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孙达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必须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生动诠释永葆初心的为民情怀。总会党委要带头深刻体会“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根本性意义,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用心用情做好困难群体救助工作,整合社会慈善资源积极参与民生保障、助力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和谐、应对突发事件,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必须坚持党建工作传承创新,大力弘扬锐意改革的时代精神。总会党建工作要发挥政治保障作用,推动和促进总会不断传承传统慈善文化精华,注重借鉴现代慈善成功经验,敢于打破固有思维,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组织创新、管理创新、项目创新,持续激发慈善事业的发展潜力和活力。三是必须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党建工作促进总会业务发展,要以业务成绩彰显党建成效。要把党建工作立足于慈善专业和业务之上,通过党建工作推动业务发展,使总会组织建设更为健全,使每个党员和员工都能精神焕发、昂扬向上,为总会事业发展提供最为坚实的保证。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