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田 山)四月南京,花红柳绿,生机盎然。8日,江苏省慈善总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暨全省慈善总会工作会议在此举行。江苏省副省长方伟、省慈善总会会长李小敏出席并讲话。省慈善总会四届理事会理事、监事会监事,各设区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同志,各设区市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省慈善总会2023年重大慈善项目》《省慈善总会2022年财务决算和2023年财务预算》《江苏省慈善总会会员管理暂行办法》等报告和办法。选举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谢晓军为省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决定了省慈善总会副秘书长人选。13个设区市慈善总会会长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表彰了2022年全省慈善总会系统网络募捐工作先进单位,第二届“长三角慈善之星”和“江苏省慈善之星”,向江苏省慈善总会会员颁发了证书。通鼎集团董事局主席沈小平、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张颂杰代表获奖单位发言。
方伟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去年换届以来,省慈善总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他说,新一届慈善总会围绕全省大局、奋力开拓创新,优化职能配置、提升能力水平,仅5个月就募捐意向协议2.06亿元、到账8480万元,创始基金数量明显增加,各项工作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局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慈善组织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总要求、总目标、总蓝图,找准职能定位、充分发挥作用。一要大力营造“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浓厚氛围。二要牢固树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鲜明导向。三要始终秉承“依法依规、阳光透明”的工作理念。四要着力涵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高尚情怀。方伟要求全省各级政府要为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蓬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民政部门要积极履职尽责,全方位支持慈善组织开展工作。
李小敏作了题为《助力共同富裕 促进社会和谐 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慈善力量》的讲话。他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为慈善事业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提供了行动指南。推动江苏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找准功能定位,在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要融入社会分配体系,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慈善调节作用;融入社会保障体系,在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上发挥慈善救助作用;融入社会教育体系,在弘扬优良道德风尚上发挥慈善引领作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中发挥慈善协同作用。
李小敏指出,慈善工作要坚持政治引领,始终保持正确方向;要坚持为民宗旨,时刻心系困难群众,聚焦特殊困难群体,聚焦低收入群体,聚焦农村困难群众;要坚持稳中求进,着力提高质量效益,重扩面更重落点,重数量更重质量,重过程更重结果;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增强动能活力,积极打造重点业态,着力提升运行质态,加快构建良好生态;要坚持依法规范,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加强依法治善,推动依法行善,促进依法护善;要坚持守牢底线,切实防范各类风险,严密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切实防范道德信誉风险,有效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李小敏强调,省慈善总会要在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当好表率、做好示范、走在前列。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慈善总会成为党委和政府最认可、社会公众最信赖、慈善工作者最倚重的慈善组织。
李小敏要求,慈善会系统要强化体系意识,构建联动载体,健全联动机制,在重大活动开展、重大项目推进、慈善人才培养、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最大程度发挥体系优势;慈善会要与其他慈善组织联动,要强化行业意识,创新联动思路,拓宽联动渠道,在重要工作开展上协调行动、形成合力;慈善组织要与其他社会组织联动,要强化开放意识,通过发挥慈善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将慈善意识、慈善价值传导到其他社会组织,推动广大社会组织关注慈善、支持慈善,积极参与慈善、主动服务慈善。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