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头条
闻道有先后 善行无终始 —— 宫蒲光新著《善行闻道》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
2023-03-29 09:15:27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李希金)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的新著《善行闻道》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

  本书选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文稿107篇,共60余万言,分“论文编”“建言编”“演讲编”“专访编”“寄语编”五个版块,内容涵盖慈善事业、社会救助和社会工作三个方面。其中多数文稿曾于报刊发表,还有一些文章属首次公开发表。无论是创作思维还是选录理念,本书都力求达到时代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专业性和可读性的紧密结合。作为一部凝结作者心血智慧与诸多独立见解的专业文集,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指导性,对慈善公益、社会救助和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者、从业者及有志投身者都将大有裨益。

  作者兼具丰富的工作经验、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曾先后担任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兼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兼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在西藏长达30年 的工作经历中,曾为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会员,著有《民族心理素质初探》《西藏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研究》《试论西藏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等论文,参与编辑《西藏民族问题论文集》,主编《西藏日喀则》《珠穆朗玛的故乡》《天南地北的日喀则人》和六卷本“珠穆朗玛文化系列丛书”。2013年,作者奉调入京,十年间先后主编《社会救助理论与实践》,参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并结合工作实践,专注于慈善事业、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政策创制和立法工作。包括围绕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为脱贫攻坚提供兜底保障;巩固与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中着力织密后扶贫时期困难群众生活兜底保障网;探索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添活力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特别是在国家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社会救助法立法和慈善法修订三个重点政策制定及立法项目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关于社会救助立法中的若干问题》《慈善事业:疫后反思》《关于慈善法修订中的几个问题》《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格局下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关于走中国特色慈善之路的思考》等研究论文在学界、业界曾产生广泛关注与共鸣。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民盟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郑功成为本书作序,高度评价本书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概括为四点:一是《善行闻道》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二是其中蕴含先进的理念;三是旨在理性谋划制度的完善;四是对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这是学界巨擘的专业点评和客观推荐。

  本书集结付梓,可供广大行业研究者、实践者借鉴与参考。

  老子曰:“善行无辙迹”;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作者引申取意,“在慈善的实践中探索慈善的真谛”,遂成书名,其字里行间无不蕴含着作者的理想、追求与情怀。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