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李济慈)天下大美秋为好,九月善风若春朝。
九月,一个属于慈善的月份;金秋,一份盈满慈善的芳华。
9月5日,第七个“中华慈善日”如期而至。为了更加广泛地动员社会公众了解慈善、关注慈善、投身慈善,接续厚植慈善文化根基,营造“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浓厚氛围,民政部于8月19日印发《关于做好第七个“中华慈善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确定了“携手做慈善,传播真善美”的“中华慈善日”主题,安排部署相关活动并持续加强跟踪指导。全国各地围绕“中华慈善日”,纷纷举办形式新颖、特色鲜明、公众踊跃的各种慈善活动,让慈善之花遍布神州大地,善行义举缤纷街巷人家。
高规格部署 高质量推进
加强组织领导是完成一项工作、推进一项事业的基础与前提。第七个“中华慈善日”到来之前,各地便将其作为促进本地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抓手,由此着重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印发实施意见、精心安排部署,以保证活动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的。
江苏省副省长方伟出席了由41个成员单位组成的“江苏省慈善工作联席会”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江苏慈善事业和“江苏慈善奖”评选工作。上海市民政局专门制定了《2022年“上海慈善周”工作方案》,其中包含《上海市慈善条例》贯彻实施等7个方面13项活动。山东省制定了“点亮一座城市、举办一场展览、开好一次主题研讨、开办一场慈善市集、开展一次集中普法宣传”的“五个一”主题活动方案。四川省发布第七个“中华慈善日”和第四个“天府慈善月”活动目录,详实介绍了省级相关部门、全省21个市(州)及慈善组织在“天府慈善月”期间开展的活动,以吸引公众参与。河北省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克服居家办公的困难,指导各市制定符合实际的活动方案,以线上为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各地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多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身参加“中华慈善日”活动或作出相关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点赞的“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在安徽省黄山市“慈善一日捐”活动现场带头捐款,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省长王清宪就“慈善一日捐”活动等慈善工作作出批示。郑栅洁在批示中指出,“慈善事业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人人可慈善,慈善为人人。全省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给我省‘中国好人’重要回信精神,踊跃参与‘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让爱心善举在安徽大地蔚然成风”。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出席第七届“浙江慈善大会”,强调“要以构建现代慈善组织体系为关键,以创新慈善发展方式为动力,以培育现代慈善文化为方向,加快构建新型慈善体系,全面打造‘善行浙江’”。江苏省以省政府名义举办第六届“江苏慈善奖”表彰大会,省委书记吴政隆作出批示,省长许昆林会见获奖代表并讲话。吴政隆在批示中指出,“全省上下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普及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更好地激发和汇聚慈善力量,不断开创江苏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福建省召开福建省慈善总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省委书记尹力参加大会并强调,“要深入贯彻实施慈善法,广泛普及慈善意识,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持续规范慈善活动,更好发挥慈善在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新时代福建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就该省“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批示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指示精神,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市场主体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广东省2022年第七个“中华慈善日”活动暨广州市“羊城慈善月”活动
各地在“中华慈善日”当天纷纷举办仪式,拉开了“慈善周”“慈善月”活动的序幕。上海市举行2022年“上海慈善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会上首次发布《上海市慈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从政策法规、慈善捐赠、慈善信托、社区慈善等10个方面集中展示了上海慈善事业的发展成果。河南省举办庆祝第七个“‘中华慈善日’慈善活动暨2022年乡村振兴河南专场活动”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乔新江、副省长武国定等省领导出席。湖南省举行“爱心改变命运”20周年活动暨“中华慈善日”湖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副省长李建中出席。广东省举行广东省第七个“‘中华慈善日’暨广州市‘羊城慈善月’启动仪式”,部署全省21个地市开展一系列慈善主题活动。江西省、云南省举办第七个“中华慈善日”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并发布慈善活动《倡议书》。
全方位赋能 多维度展示
“中华慈善日”不仅仅是一个慈善的盛大节日,更是展示中国慈善全新成果与崭新风貌的广大平台。为全面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成就,各地纷纷通过嘉年华、创享会、云展会、主题展等多种形式,创新开展“慈善这十年”等宣传活动。
9月3日,中华慈善总会“9·5慈善嘉年华活动”于北京举行。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副会长孙少华、孙达,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中国慈善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士桢,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边志伟以及奥运冠军、知名艺术家、企业家等近百人出席活动。活动现场,与会奥运冠军、知名艺术家捐赠了个人珍藏与艺术精品,用实际行动支持慈善事业。
9月3日,中华慈善总会“9·5慈善嘉年华活动”于北京举行
“中华慈善日”期间,北京市举办了第二届北京慈善文化创享会,近50万人线上观看,并在各区开展“慈善北京”成果巡展,全面推介10年来首都慈善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天津市举办“2022年天津市公益慈善项目云展会”,围绕扶弱济困、扶老助残、助学助医、应急救灾、乡村振兴等内容展示慈善工作成果。
江苏省举办“江苏慈善事业和社会组织发展成果展览展示”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十八大以来江苏慈善事业发展成就。
山东省举办“慈善这十年山东谱新篇”慈善主题展览。湖北省在《湖北日报》刊发《慈善品牌越擦越亮——湖北省慈善条例实施一周年观察》等综述性文章,并在8000个媒介载体投放“湖北慈善周”宣传海报。广州市开展“广州慈善十年成果展”“寻找‘最美慈善社区(村)’”以及首届“羊城幸福家园行动”等活动……
为增添节日气氛,扩大慈善影响,各地民政部门、慈善组织积极通过制作播出慈善宣传片、制作宣传展板、张贴宣传海报、举行地标建筑灯光秀等形式,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的慈善宣传活动,充分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湖南省上线慈善法普法知识竞答微信小程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作慈善法电子宣传材料。甘肃省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广泛宣传慈善法。青海省制作慈善法宣传动画视频和青海慈善成果宣传视频。北京市拍摄“慈善北京”成果宣传片、“公益创投”展示片、慈善系列微视频等系列宣传视频。贵州省制作《十年奋进铸辉煌贵州慈善谱华章》宣传片。山西省制作“凝心聚力写大爱”专题宣传片。海南省民政厅联合海南新闻频道《善行海南》栏目共同推出“海南慈善力量”电视系列专题。天津市在市内六区公共区域大屏幕、地铁、公交车站循环播放第七个“中华慈善日”及首届“天津慈善奖”获奖者优秀事迹宣传片。江苏省在地铁、公交和市区宣传大屏幕上播放公益慈善节目。辽宁省在多地楼宇、车站、银行等人流密集场所电子屏滚动播出“携手做慈善传播真善美”广告语,并推送“中华慈善日”公益短信。山东省在全省16个地市核心地标建筑点亮“中华慈善日”主题灯光秀,循环播放慈善宣传语。黑龙江省邀请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作为“龙江公益慈善宣传使者”,制作黑龙江省庆祝“中华慈善日”系列宣传活动官方海报……
第七个“中华慈善日”,江西省慈善总会于“中华慈善日”前后在南昌中心城区繁华商圈开展线下活动和户外LED大屏广告宣传
善是携手同心,善是沟通交流。“中华慈善日”期间,各地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举办专题辅导讲座和论坛、与慈善组织联学等方式,推动慈善理念与慈善行为走深走实。浙江省承办了以“弘扬真善美与新时代慈善”为主题的中华慈善论坛,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作主旨讲话。上海市举办第三届“上善论坛”,围绕“汇聚慈善力量,助力共同富裕”主题展开深入思考与对话。江苏省举办第三届“江苏慈善论坛”,聚焦“弘扬张謇精神促进共同富裕”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山东省举办第二届“泉城论善”研讨会,围绕慈善事业发展和慈善组织管理、慈善信托与财产管理进行专题辅导。重庆市民政局召开《重庆市慈善条例》宣传贯彻培训视频会议,对全市各区县民政部门和慈善组织进行统一培训。陕西省召开纪念第七个“中华慈善日”和第四个“陕西慈善周”专题座谈会。辽宁省邀请专家面向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和慈善组织从业人员举办线上慈善法普法讲座……
9月5日是第七个中华慈善日。当天,以“弘扬真善美与新时代慈善”为主题的中华慈善论坛在湖州举行
多视角、高密度、全方位的媒体宣传为“中华慈善日”插上了翅膀、增添了驱动。民政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门就“中华慈善日”活动展开合作,中央电视台聚焦“携手做慈善传播真善美”主题,在社会与法频道《热线12》栏目强力推出“中华慈善日”专题报道《善行中国2022》,共播出相关报道22条,涉及北京、重庆、山东、四川、江西、湖北、浙江、江苏、内蒙古、广西、福建、云南、陕西等地;并在“中华慈善日”当天推出特别报道,邀请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等慈善领域专家作为嘉宾,通过演播室连线等方式,解读点评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新概念、新趋势,号召社会各界汇聚善力、助力善途。
福建举办“中华慈善日”暨“福建慈善宣传周”活动
各地除积极向中央电视台报送选题和活动素材外,还主动协调中央媒体和当地省级主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人民日报》9月8日专门报道了安徽省“慈善一日捐”活动。《慈善公益报》持续刊发“中华慈善日”各地主题活动报道。《解放日报》9月5日刊发“上海慈善周”专版,报道上海慈善典型事迹。《河北日报》9月5日头版报道“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并在8版刊登《传播爱与温暖,凝聚慈善力量——河北公益慈善事业稳步发展》专题报道。《湖南日报》刊发《创新发展慈善事业,助力促进共同富裕》,《宁夏日报》刊发《践行慈善事业宗旨 汇聚向上向善力量》,集中宣传两地10年来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黑龙江日报》和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利用其“报、网、端、微、屏”全媒体,对黑龙江省庆祝“中华慈善日”系列宣传活动进行全程“零距离”宣传报道……
慈善奖增光 慈善人添彩
奖杯奖牌,是庆祝“中华慈善日”最好的标识;善心善举,是给予“中华慈善日”最好的注脚。伴随着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愈发重视,全国各地慈善表彰制度也在不断建立健全。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份设立了省级慈善奖。“中华慈善日”前,内蒙古自治区举行了首届“内蒙古慈善奖”颁奖仪式,对2017年至2021年间为自治区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8个团队、个人、项目和企业进行了表彰。9月5日,安徽省举办首届“安徽慈善奖”颁奖仪式,表彰150个先进个人和50个先进集体。天津市组织开展了首届“天津慈善奖”评选活动,确定了91个表彰对象。上海市组织开展首届“上海慈善奖”评选,评选出48个候选对象,并在“上海慈善周”启动仪式上播放候选对象宣传片,向社会进行公示。福建省持续推进首届“福建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已形成拟表彰对象建议名单。黑龙江省首届“龙江慈善奖”颁奖仪式将于近期举办。此外,多地慈善奖表彰活动也集中在“中华慈善日”前后举办,旨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社会公众参与慈善事业。江苏省9月5日举办的第六届“江苏慈善奖”表彰大会上表彰了30家单位、20家慈善组织、39个团队及个人、30个慈善项目。浙江省9月2日举办的第七届“浙江慈善大会”上表彰了132个获得者。宁夏回族自治区召开第三届“宁夏慈善奖”表彰大会,对23个先进集体、1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开展慈善活动,汇聚慈善资源,是举办“中华慈善日”活动的核心内容。期间,各地民政部门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展了一大批社会参与度高、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慈善活动。内蒙古开展第七个“中华慈善日”示范活动,累计捐赠款物3851万元,累计受益人数22.5万余人。甘肃省开展“全民慈善,情暖金城”“助力乡村振兴慈善募捐”等系列活动,累计筹款760余万元。山东省在全省范围举办了85场“善行齐鲁,爱在山东”慈善公益市集活动,参与者超过60万人。北京市将“慈善日”主题活动与慈善工作站试点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打通“身边慈善”的服务路径,全市16区举办特色慈善活动50场。宁夏民政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发挥行业性枢纽型慈善组织联动作用实施“汇聚慈善力量·促进共同富裕”三年行动计划》,面向社会集中公布实施“十大慈善项目”。广州市广泛深入开展“羊城慈善为民”行动,筹集善款7911万元,用于乡村振兴、爱心助学等领域。河北、贵州、陕西、青海省动员慈善力量,积极助力疫情防控,将生活物资和抗疫物资捐赠给急需地区。尤其是9月5日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截至9月19日16时,四川全省43个慈善组织、基金会累计接收社会捐赠款物价值16.69亿元;全国100余家社会组织、川渝50余家社会组织、200余名专业社会工作者和3.3万名当地志愿者有序参与抗震救灾,谱写了一曲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感人乐章。
在“中华慈善日”的号召下,社会公众踊跃投身慈善,涌现出了一大批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典型人物。钱七虎院士将800万元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全部捐出,用于资助边远地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浙江一位84岁的退休教师听闻“顺其自然”(第九届“中华慈善奖”获得者)每年坚持匿名捐款的事迹后,9月19日,同样匿名向浙江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他在留言中说“这是我为社会尽的一份心意”。浙江省兰溪市姚宝熙自2004年起化名“木寸”资助姚村修复古建筑10余座,资助学子816名,累计捐款超过1500万元。2021年,姚宝熙获得“中国好人”荣誉称号。山东省邹城市石墙镇东季村第一书记王亚东创新发起成立第一书记“1+N”微公益发展基金,为全镇优秀初中毕业生和新考入大学的学生发放一次性助学金,并在助学、扶弱、敬老等方面为所驻村群众奉献点滴爱心,成为全国首个第一书记发起成立的乡村振兴类慈善基金……
聚善以同行,向善以致远。回顾各地“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无不尽显善意深厚、善行争先的氛围与温暖。不仅有力促进了各地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推进共同富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来自慈善的贡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