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头条
淳化慈善为什么这样红火
2022-02-23 08:51:25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胡运森 本报记者 李希金)淳化,地如其名,乡风淳厚;民如其名,崇德向善。这个地处三秦腹地、泾水之阳的革命老区,虎年伊始便上演了一场极为震撼的慈善大戏。在近日由淳化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的全县慈善大会上,有173家企业、单位和众多爱心人士慷慨捐赠善款4485.18万元。场面之宏大、气氛之热烈、捐赠之踊跃、数额之巨大超乎想象,更何况这个县不足20万人口,且近年才脱去贫困的帽子。淳化慈善的开年大手笔在三秦大地产生强烈反响,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目光。

  淳化慈善为什么这样红、这样火?首先取决于淳化县委县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高度重视。虎年元月,淳化县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慈善工作,县委县政府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组织召开首届慈善大会。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咸阳市委书记杨长亚亲临现场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一连串高规格的部署、大力度的举措,彰显了淳化做成慈善大县强县的共识与意志。

  淳化曾是陕西一个深度贫困县,在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中,通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提前两年达到国家脱贫标准。时任县长郭立志荣获陕西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郭立志在县委书记的任上,进一步提出积极响应省市慈善协会号召,全县131个村社全部加入“陕西省慈善幸福家园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与基层社会治理找到了一个有力抓手。

  郭立志表示,举办全县首届慈善大会,是借力慈善平台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淳化县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慈善爱心行·助推乡村振兴”活动,创新慈善方式,固化慈善机制,畅通慈善渠道,为乡村振兴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增砖加瓦。

  慈善是连接乡贤乡情、乡里乡亲持久而坚固的纽带。千百年来形成的乡贤文化中积淀了丰富的乡村治理智慧和经验。淳化县虽然自然环境较差,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少淳化人士在省内外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功。县委县政府积极联系、动员、号召他们将在外所得的创业经验、开放理念与苦干务实的精神带回故里,回馈桑梓,引领本地村民奋发进取,建设美好家园。本次慈善大会上,众多企业、单位,数百名乡贤及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一个身在远方的人,心中一定有一片深深眷恋的故土,。美国富奇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和平就是土生土长的淳化人,虽远渡重洋,但对家乡的爱始终长存于心。他在淳化设立了“和平奖(助)学金”项目,贡献善款106.2万元,资助学生679人,圆了孩子们的大学梦。原在北京一家头部大厂工作的刘阿娟继承父亲遗志,倾情打造“爸爸的苹果”项目,带领家乡果农种起无公害、纯天然、绿色健康的淳化苹果,共同走上致富之路。被人们亲切称作“黑总”的尉钊回到家乡,投资建起两座千吨级气调库,一下提高了果品和农产品的保质保鲜期。“马栏红”淳化品牌苹果、“甘泉宫”无棱荞麦健康面粉、“黄花大闺女”有机黄花菜等源源不断发往远方……

  慈善组织建设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近年来,淳化县扎实构建起覆盖县、镇、村的三级慈善网络,倾力举办了“99公益日”网络众筹、“国际消除贫困日”募捐等慈善活动,募集慈善款物2400多万元。积极争取中国银行扶贫项目、省慈善协会慈安桥等慈善项目共14类60余个,惠及困难群众8.8万余人。先后投入6.3亿元发展产业经济,为贫困群众种下“摇钱树”;投入2.57亿元建设基础设施,让贫困群众住上“安居房”,实施交通、水利、亮化、广电等建设项目,让淳化农村日益提升了“颜值”。

  杨长亚对淳化县充分发挥慈善力量、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淳化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与社会进步的善行义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广大慈善组织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由淳化结善缘、向咸阳行善举,播撒的是爱心,收获的是希望,创造的是未来。”

  吴前进高度赞赏淳化县努力打造“慈善幸福家园”项目等诸多举措。他总结道:“纵观近年来淳化县的慈善工作,有三条经验值得重视:一是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支持,将慈善事业作为加强社会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来抓;二是慈善工作紧密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慈善募集平台的作用和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的优势,深度动员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三是慈善组织主动作为,因有为而有位。淳化县全力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手笔值得称赞与推广。”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