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是我们赋予冬奥会新的内涵,也是冬奥会给予我们的新的理念。
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不仅是一次观念的递进与深化,更是一次富于中国特色的民生实践。而其核心意义正是由冬奥会所引发的。
早在2015年元月,北京冬奥申委发布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报告》,明确提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奥”的申办理念。2017年,我国进一步阐明了“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四大理念,就是要借助申办冬奥提振国力,更好地改善民生。其中就包括带动正在为脱贫攻坚大业而艰苦奋斗的人们增添内生动力,努力实现脱贫致富。这也就是北京携手河北张家口共同申办冬奥会的初衷。
从本质上说,冬奥会不仅是一次世界体育盛会,更是中国的一项民生工程。申办冬奥之初,张家口正在经历转型之痛,GDP常年在河北省内“底部”徘徊,也缺少振飞的机遇。自从跨上冬奥快车,张家口迎来了数不尽的“冬奥红利”,冰雪经济的加速聚集与释放为张家口带来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大幅度优化,张家口摇身一变,由“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灰土脸”成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国际张”。 2021年,张家口GDP总量为1727.8亿元,增速达6.3%。2022年,张家口的“奥运经济推进年”,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有效利用奥运遗产将成为张家口新的动力之源。
家乡因冬奥而富足
崇礼,虽取自儒家“崇尚礼义”美意而得名,但在冬奥之前谁人知晓?彼时的崇礼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全城只有一条主路的荒山僻野之地。如今,托了冬奥的福,张承高速和省道张沽线纵贯崇礼全境,张家口军民合用机场已经通航,崇礼也从大山里的小镇成为全球聚焦的滑雪胜地。今昔巨变,崇礼人发自内心地感谢家门口的冬奥会。
北京、张家口合力举办冬奥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盘大棋。冬奥如点睛落子,赢得满盘皆活。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持续发力、竞相发展,勾勒出民生画卷的生动笔触。
一张电网将张北的清洁能源与北京冬奥紧紧相连,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场馆绿色电力的全覆盖。工程涉及1110座光伏扶贫电站,只此一举便惠及104896户贫困户。这既是一条科技创新之路,也是一条民生福祉之路。
生活方式因冬奥而丰富
在冬奥会带给京张社会的“大礼包”里,还有京张“一小时经济圈”。其间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景,有生机勃勃的冰雪产业园,也有蕴含巨大潜力的“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更有潜移默化的低碳健康生活方式。
冬奥会对国家冰雪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群众冰雪运动普及之快之广令人惊叹。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超过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使其由原本的“冷项目”变成了如今的“热运动”。有专业机构预计,2022年间北京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口将达到1000万,尤其是青少年冰雪运动将取得长足进步。以冰球为例,北京现有青少年冰球注册运动员逾5000人,为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冰雪场地设施建设由此提速,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冰雪场地设施竣工,为实现冰雪生活消费的目的提供了场馆保障。
2021年“双十一”期间,滑雪服、雪板、滑雪镜等冰雪品类销售数据节节攀升,电商平台订单更呈爆发式增长,印证了全国冰雪产业迅猛发展的态势。
可以预见,冬奥会只是一个引子,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乐器与旋律加入,奏响一首宏大的冰雪交响曲。
后奥运时代,冰雪产业的发展更加值得期待。首都北京将充分发挥“双奥之城”的优势,更多举办国际冰雪赛事、群众冰雪赛事和青少年冰雪赛事。此举不仅有助于引进更多高水平冰雪赛事、提高群众性冰雪文化质量,更有利于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本和优秀人才投资兴业,为北京经济平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社会服务因冬奥而提升
所有国际性、社会化大型活动皆与志愿服务密不可分。而志愿服务的水平从一个侧面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内涵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志愿者越来越踊跃地参与到社会服务及社会治理之中,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文明水平提升的一支重要力量。
北京冬奥会共有世界91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参加。本届冬奥会为此特别设置多语言呼叫中心,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们全天候在线,为冬奥会各场景翻译工作提供全方位语言服务。能力专业,服务周到,笑脸盈盈,志愿者在赛场内外传播着东道主的温暖与热情。本届冬奥会有近19000名赛会志愿者参与,用他们的悉心服务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的青春风采,冬奥的团结友爱。
北京冬奥会还是一次充满人文关怀的盛事。冬奥会各个比赛场馆内,“无障碍”设施随处可见。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将最佳观赛坐席留给残障人士,残障人士可从各个入口无障碍到达比赛场地及看台。延庆赛区冬奥村将房间窗子把手降低,使残障运动员在轮椅上便可以打开窗户。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一概没有门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不止于赛场,不止于运动员与观众,北京力争在“无障碍”的各个细节上做到“尽善尽美”。交通上,盲道与坡路以及无障碍公交车站的治理,初步构成了无障碍交通出行体系;无障碍标识的普及,公共场合配置助听耦合辅助、盲文输出设备等,实现了无障碍的信息沟通;公共服务设施处增设的坡路与扶手设计等等为实现无障碍的社会生活创造了条件……
冬奥会已进佳境,与之共同提升的还有政务服务。
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北京延庆区政府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为目标,以优化冬奥相关企业、工程审批办理事项为抓手,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围绕政策落地,聚焦企业与群众所需所急,大力增进政务服务效能,充分体现了“双奥之城”的硬实力与软服务。实际工作中,他们建立健全专项机制、成立专项小组、设立专项通道,推出“事前介入指导、事中快速办理、事后跟踪服务”的机制,确定了“即来即办,快速审批”的工作流程,为冬奥会的顺利举行助力添彩。延庆赛区的政务服务工作得到了北京冬奥组委及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的高度评价,并入选市政务服务局优秀案例。
冬奥是世界的冬奥,也是中国的冬奥;是所有人的冬奥,也是每个人的冬奥;是体育的盛事,也是民生的盛事。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