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硬核答卷 湖北慈善出品
《湖北省慈善总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行动评估报告》在京发布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希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慈善组织应急领导能力与实战能力的一次大考。在中国政府与社会各界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湖北省慈善总会充分展现了慈善组织应急行动的社会领导力、组织力与行动力,较为系统地形成了慈善组织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助模式,为全国各地慈善组织应对突发事件做出了示范。
5月26日,慈善应急体制建设研讨暨《湖北省慈善总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行动评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刘伟、民政部原救灾救济司巡视员柳永法、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军、湖北省慈善总会会长陈天会、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北京市慈善协会副秘书长彭征、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全录、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等二十余位来自政府相关部门、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研究机构的代表出席会议。发布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华俊主持。
与会嘉宾合影
刘伟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湖北省慈善总会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在开展专业评估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了《湖北省慈善总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行动评估报告》,为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之路提供了极佳案例,值得全国慈善组织借鉴,对今后深入贯彻执行及补充完善《慈善法》的工作具有很大价值。
陈天会在主旨发言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概括了湖北省慈善总会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工作经验,即一个秘书长,二十多个年轻人,在三位驻会会长的领导协调下,经过四个月的日夜奋战,合力交上了五个“无”的满意答卷——280多万人次捐赠,无一人退捐;1.8亿件物资逐一调拨,无一件非正常积压;70多亿的捐赠款物接收调拨,无一起重大工作失误与重大过错;20多名工作人员和1000多名志愿者无一人感染;舆论监督方面,无一起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负面舆情——,捐赠资金六十多亿元,捐赠款物价值七十多亿,与湖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八九不离十。
陈天会认为,慈善组织在应急救助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需要与政府部门进行有序对接及合理分工协作,以更好地实现“平战结合”。在应急管理中长期规划方面需要有明确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设计。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助理兼慈善研究中心主任黄浠鸣发布了《湖北省慈善总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行动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指出,湖北省慈善总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体现出了鲜明的“快”“特”“敢”“联”“细”“统”“实”“严”“稳”等九大特点,积累了极为有益的经验。主要包括:注重构建有序高效的政社协作体制;注重建立社会化的动员组织机制;注重组织职业化的工作团队;注重实行专业化的项目运营;注重健全制度化的工作规范;注重建立流程化的操作标准;注重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注重弘扬军事化的过硬作风。
王振耀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湖北省慈善总会向社会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抗疫答卷,其有益经验形成了慈善组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功模式,为中国乃至世界慈善界应对特大疫情树立了典范,值得认真借鉴与推广。
参会嘉宾还就慈善应急体制建设与慈善法修订进行了专题研讨。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