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董凡)党中央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之后,民政部党组紧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明确以“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传党恩”为民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题,聚焦民政业务领域服务对象所急所忧所盼,部署深入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解忧暖心传党恩”“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等8项具有民政特色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日前,民政部专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推进会,专题研究“我为群众办实事”8项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再部署。
民生为大,质胜于华。群众的每一桩小事,都是构成国家与集体大事的一分子,是实现民生幸福宏大目标的一小步。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如今,全国民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已是遍地开花,普结果实。
千年古县,红色耒阳。近日,耒阳市淝田镇肥美村迎来了湖南省民政厅对口联建“我为群众办实事”调研组的同志。通过深入考察论证,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实际,省民政厅确定将肥美村作为2021年民政厅党委组织机关和直属单位党支部的对口联建点,力争以持久扎实的服务把肥美村建设成美丽乡村示范村。
“我为群众办实事”,甘肃兰州皋兰县民政局想方设法筹措487.17万元资金,实施县综合福利院设施改造提升与基础配套建设,改善集中入住特困人员的生活条件。“暖春行动”重新审核纳入200名失能失智经济困难老人,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及心理慰藉等居家服务。
为满足人们在喜庆日子登记结婚的美好心愿,“五一”劳动节当天,广东云浮市云安区民政局全体婚姻登记员宣布取消休假,为新婚伴侣办理婚姻登记服务,充分体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民政宗旨。
“五一”小长假期间,贵州毕节市大方县民政人分头穿梭在大街小巷,奔波在田间地头,紧密围绕民生工作,利用群众会、院坝会等方式,充分向群众宣传预防网络电信诈骗、防疫防火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等知识,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泉叔,欢迎你返回家乡!”近日,广州市荔湾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前往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接到了由宁波市救助管理站护送前来的荔湾区户籍流浪人员“泉叔”,为他在安怡敬老院作了妥善安置。
尽心着力用情为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改善康复条件,安徽芜湖市弋江区民政局积极争取到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项目。经过充分筹备,今年4月项目正式启动。租赁点配备了14类71种康复辅助器具,能够全面满足服务对象在护理、助行、助浴等方面的康复需求。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院工作人员前往田东县林逢镇保群村那稔屯,对一起最低生活保障费纠纷进行现场调解。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之一,田东县政府委托县司法局与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参加调解,最终顺利化解了纠纷。
在湖南衡阳市衡阳县民政局2021年度工作规划中,“我为群众办实事”共有7项34条内容。截至目前,34条清单任务已取得积极进展,累计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两补”等各项民政资金2583万元,惠及全县2.8万名民政对象。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民政局将“开门办民生”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努力推动由“政府配餐”到“百姓点菜”、由“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由“政府督查”到“百姓监督”的转变。为确保民生服务和群众需求合拍共振,齐齐哈尔市面向群众广泛征求民生意见建议9286条,最终确定教育、出行、就医、减负等6个方面涉及11个政府部门的29项民生事项着力予以推进。
河北承德兴隆县民政局有序开展特困供养工作,全面实现了应救尽救、应养尽养。3月以来,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2502户、2532人累计发放生活补贴264.53万元。认定完全丧失生活能力者87人、部分丧失生活能力者108人、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者2337人,3月以来累计发放护理补贴89.85万元。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海南省民政厅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截至目前,“为民解忧暖民心”“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行动已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月350元提高到425元,将机构集中供养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450元和1050元分别提高到1750元和1350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1050元提高到1350元。由此,海南省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将提升至全国中上水平。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