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头条
锻铁肩担慈善 共妙笔谱华篇
2020-11-16 11:02:10    慈善公益报

锻铁肩担慈善 共妙笔谱华篇

——中华慈善总会全体人员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宏图已绘,逐梦而行。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高瞻远瞩,擘画蓝图,为人民福祉、民族兴旺与国家未来铺就了更为广阔的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更为公益慈善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南。近段时间,一股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正在慈善组织与慈善工作者中兴起,并迅速转换为工作的激情与前进的动力。

服务大局 以共识促发展

  作为新中国首家以“中华”及“慈善”命名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国家慈善领域的“排头兵”,中华慈善总会组织各职能部室、分支机构与直属单位全体人员深入学习领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一纲领性文件,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工作得失,激发内在动力,力争再上层楼。

  11月3日,中华慈善总会组织召开了各职能部室、分支机构、直属媒体负责人会议,宫蒲光会长就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了全面部署,要求总会各部门及单位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五中全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严格按照党中央和民政部要求,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先学一步、结合实际、学深悟透;要深刻领会五中全会所明确的重点任务和关于慈善事业发展的总体部署,更好地为“十四五”规划贡献慈善组织的应有力量,彰显责任担当,实现更大作为。

  会后,总会党委根据工作安排,组织各支部开展学原文、学解读活动,不断增强学习效果,通过开展交流与培训夯实学习成果,通过组织员工座谈助推五中全会精神与业务工作融合,学以致用,将本职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通过深入学习交流,中华慈善总会全体人员形成了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即以党建为统领,以服务为抓手,切实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总会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要从挑战中增强信心,从发展中找到机遇,更加自觉地在“两个大局”下辨清大势、找准方向,奋勇前行。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作为慈善组织,应在服务困难群众、助力社会保障方面切实担负起更大责任,发挥独特作用。要一以贯之,一鼓作气,为实现“十四五”规划贡献应有力量。

求真务实 为慈善添光彩

  在学习领悟五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总会各职能部室、分支机构、直属媒体分别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畅谈体会,交流感悟,分享收获。

  总会办公厅工作人员表示,要自觉把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与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热点共同议、焦点大家谈、难点集体解,在真学、深学、细学、学以致用上下大功夫,配合总会工作计划,筑牢工作基石,完善工作机制,为慈善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引领总会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努力探索与业务相结合的纪检工作机制、“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谈心谈话制度等,形成“党建+慈善”的良性互动模式,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

  群团组织工作人员表示,要积极发挥党建带群建的作用,使群团组织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同时,要结合工青妇群团组织特点,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群团组织的感召力与凝聚力,推动工作登上新台阶。

  项目部工作人员表示,作为一名慈善工作者,要用“钉钉子精神”高质量落实慈善项目,认真总结经验,聚焦突出问题,实现新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配合,密切协作,提升项目参与方的合作水平,进一步擦亮慈善项目品牌,为慈善事业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

  筹募部工作人员表示,五中全会提出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任务,对慈善组织拓展新领域、发挥新作用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通过广泛筹募,为助力消除贫困、扶危解难、改善民生作出更大贡献。

  财务部工作人员表示,要在实际工作中着力提升财务管理服务能力,完善规章制度,以明确事权和支出责任为重点,形成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约束有力、符合现代财政制度要求的财务管理全流程标准化体系。着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加快信息技术、智慧治理与专业服务的深度融合。

  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要通过总会的专家委员会、《慈善公益报》和《慈善》杂志及“慈善文化进校园”等项目,不断充实阵地、弘扬慈善理念、深化理论研究、创新慈善文化,通过慈善事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进而推进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向善之力。

  联络部工作人员表示,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慈善宗旨,固守为民初心,在爱心企业、受助群体及合作单位中树立总会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总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拓展内联外联渠道,深化现有项目,提升会员服务管理水平,巩固总会在全国慈善组织中的领军地位。

  总会分支机构新闻界志愿者慈善促进工作委员会、大众慈善促进委员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阳光医疗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要在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加强党建工作,持续推进总会“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做实做好公益慈善项目,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供给,深入探索分层分类救助模式,精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积极帮扶困难退役军人及困难军烈属,最大程度发挥慈善组织社会救助的综合效应。要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贯彻健康中国理念,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项目模式,提升基层医疗设备配置,创造性地开展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的慈善救助工作。

  总会直属媒体《慈善公益报》与《慈善》杂志工作人员表示,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努力做好新时代新闻宣传思想工作,致力改革创新,增强总会直属媒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用活用好新媒体,扩大慈善信息的覆盖面。积极传播慈善文化,培育慈善意识,为不断优化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而贡献力量。

  要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贯彻健康中国理念,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项目模式,发挥阳光医疗项目优势,提升基层医疗设备配置,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慈善救助工作。

  放眼未来,愿景已展开,号角已吹响。中华慈善总会全体人员将一如既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奋斗中来,不懈进取,奋发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慈善力量。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