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杰)《慈善公益报》记者在7月27日于甘肃省陇南市召开的全国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目前,全国90%以上的贫困村都有了农民专业合作社,832个贫困县累计发展合作社68.2万家,直接带动2197.8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指出,产业与收入好比根与叶的关系,根深方能叶茂。产业扶贫作为开发式扶贫,能够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造血能力,形成持续发展的内生机制,因此,必须把产业扶贫放到全局中抓实抓好。
刘永富介绍说,经过7年多的精准扶贫,特别是近5年的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产业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贫困县和贫困村的扶贫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产业扶贫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目前,全国贫困人口中有92%参与了产业扶贫。在已脱贫人口中,有72%得到了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为了让产业扶贫取得更大实效,全国各地分类施策培育带贫主体。截至6月底,全国共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41.4万人,他们已带动约406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刘永富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扶贫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把产业扶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肯定脱贫攻坚以来产业扶贫的工作成效,清醒认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争分夺秒,只争朝夕,扎扎实实推动产业扶贫再上新台阶。要坚持有利于调动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有利于突出产业特色提高产业附加值、有利于提高市场对扶贫农产品的接纳度和喜爱度的发展导向,落实精准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做好特色文章,走出适合各地实际的产业扶贫路子。要突出抓好发展壮大带贫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延长扶贫产业链条、完善带贫减贫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等产业扶贫重点工作,强化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加强产业扶贫资产管理,推动扶贫产业稳步发展。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对产业扶贫的影响,认真落实监测帮扶要求,用好用足各类扶持政策,千方百计促进稳岗就业,加快受损扶贫项目维修重建,积极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消费扶贫,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中的产业扶贫工作力度。
会上,来自吉林省、河南省、江西省和贵州省的参会代表交流了产业扶贫的经验和做法。会前,参会代表参观考察了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陇南市武都区马街镇沙坪万亩“双椒”示范基地和陇南市东盛农产商贸物流港,实地交流产业扶贫经验体会。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