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江苏镇江是一座有着3000年历史的古城,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充满慈善情怀的城市,其慈善之举源远流长。走在镇江的老城区,赈济公所巷、三善巷、互济巷、冬赈局巷、板壁巷等与慈善有关的地名随处可见,救生会水上救助、“镇江三老”乐善好施的佳话流传久远。2005年4月镇江市慈善总会成立,由此掀开了当代镇江市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善网”:实现城乡全覆盖
古有“善巷”,今有各级慈善工作站。当代镇江深知发展基层慈善是做好慈善工作的根本保障。在镇江市慈善总会的推动下,自2008年5月开始,镇江市开始组织建设基层慈善,先后经历了扬中启动起步、句容全面推广、丹阳总结提高的三大阶段,形成了市、辖市区、镇街、村社相互联动、上下衔接的四级慈善组织网络。
现如今,在镇江这座大爱之城有62个镇(街道)、718个村(社区)慈善分会和工作站,这些基础慈善组织把爱的触角延伸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使镇江在全省率先实现基层慈善组织建设全覆盖。
实践证明,镇江市慈善总会加强基层慈善组织建设的做法,顺应了困难家庭的诉求。各级慈善组织的建立,不仅缓解了重病家庭和特困户的生活困难,而且使慈善救助产生了叠加效应。
在城市,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失业下岗人员、智障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相对集中,该社区通过建立了社区慈善工作站,针对失独家庭的互构支持,针对残疾人的社交平台,针对老年人的贴心服务,让这些困难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情、人性的温暖。
在村镇,镇江句容市天王镇的16个村慈善工作站成立以来,200多重病家庭和特困户不用跑镇里市里,就在家门口拿到了慈善救助款。边城镇陈武村的少女谭兴辉,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患病多年,奶奶患直肠癌。她本人又诊断出脊柱侧弯疾病,急需近17万元的医疗费用。市、辖市、镇、村四级慈善组织得知后,分别出资。共救助了10万元,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善行”:暖心项目救急难
点滴善行传递爱心与温暖,无私奉献架起博爱的桥梁。多年来,镇江市慈善总会开发了一系列的慈善项目,有帮助重大疾病、意外突发事故困难家庭的“慈善温暖行动”项目;有为贫困白内障患者、贫困肢残人员提供帮扶的慈善助残“复明行动”和慈善助残“健行行动”;同样也有为环卫工人提供全方位帮扶的“有难大家帮、慈善互济添保障”公益项目……
其中,作为镇江市慈善总会的品牌项目,慈善助残“复明行动”和慈善助残“健行行动”已实施十多年,2019年,“复明行动”共帮扶全市近3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健行行动”帮118名贫困下肢残疾人免费安装了假肢。
据悉,自2008年开始,镇江市慈善总会、市残联发起实施慈善助残“复明行动”和慈善助残“健行行动”,市慈善总会在两个助残项目中已累计投入善款620多万元,助力市2775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共为760多名贫困下肢残疾人安装了假肢。
如今,扶贫济困、守望相助已成为镇江社会的风尚和城市文明的风标。
“善人”:全民参与热情高
在镇江,仁人志士群英荟萃,也从来不乏慈善人物与感人故事。为挖掘镇江慈善宝藏,镇江市慈善总会联合金山杂志社组织部分作家撰写出版了《慈善布衣》一书,以优美细腻的文笔记述了镇江市一群普通爱心人士的感人事迹。
退休教师江青垣生活清苦、节衣缩食,却坚持数年捐款近15万元;善翁邵仲义百万捐款,不求回报;高龄志愿者唐贞善举济世、慰藉孤老;“破烂王”汤泽念生活拮据,却慷慨捐款捐物达数万元;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戚熙娟,十年如一日奔波在捐髓一线……
“布衣慈善”是无私的大众慈善,是汇聚大爱的社会慈善。为壮大“布衣慈善”力量,镇江市慈善总会通过“一日捐”活动、企业认捐、爱心市民捐赠、网络募集激发了全民参与慈善的热情。
随着慈善募集方式迭代,一些先进的慈善募集模式也被逐步探索应用,2019年是镇江市慈善总会认真落实省慈善总会“网络慈善建设推进年”,在2019年8月“镇江慈善”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后,市慈善总会依托公益宝同步开通了“扫码捐赠”功能,先后收到在线捐赠49笔,19.99万元。此后,积极参加“99公益日”全民互联网公益活动,线上募集资金143万余元,得到腾讯的定向配捐25.6万元,名列全省慈善系统第二,开启了镇江慈善网络募捐新模式。
“善育”:慈善文化植民心
教育首要是育德,慈善文化方兴未艾。镇江市慈善总会一路与“书香”同行,为广大学子传递着爱与希望,其“书香镇江,关爱学子”爱心活动自2014年启动以来为众多学子送去了书籍,送去了希望。
此外,镇江市京口区发挥谏壁中心小学“校园慈善文化教育基地”示范作用,推进《善行天下、爱满人间》慈善校本教材进课堂,实现全区14所小学慈善文化进校园全覆盖。
除了向内深挖慈善资源,镇江市慈善总会还向外拓展慈善文化资源,由市慈善总会牵头,中华慈善总会天使基金捐赠的20所“中慈爱心图书室”落户镇江市中小学,通过开展青少年阅读文化推广活动,丰富了镇江的校园慈善文化。
尚善育人,各类慈善文化进行校园,让镇江的学子们通过书籍见识更广阔的的世界,不仅将善文化深植入学生的心里,也在全社会的营造慈善氛围,这便也充分体现了镇江市慈善总会“善育”的初心。
如今的镇江,“善网”遍布城乡,“善行”温暖群众,“善人”群英荟萃,“善育”壮大慈善力量,这一切汇聚成了镇江崇德向善的磅礴力量,一幅善蕴镇江的华美画卷正在铺展。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