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头条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018-12-11 16:37:48    慈善公益报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我国启动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安 迪《慈善公益报》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0部委共同发布《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地将地方病防治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指导、分省推进、综合施策、目标管理的地方病防治工作策略,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健康扶贫原则,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切实做好地方病的“防”与“治”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方案》提出,3年之内(2020年底)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保持基本消除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危害,有效控制饮水型氟砷中毒、饮茶型地氟病和水源性高碘危害。有效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危害,现症地方病病人和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全部得到有效救治。防治措施全面落实,病区人居环境普遍改善,环境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群众防治意识有效提高,形成正确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防控体系得到稳固加强,防治技术有新突破,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防治目标与脱贫攻坚任务同步完成。
      在重点防控措施强化行动方面,《方案》提出从6方面开展重点防控措施,分别是强化大骨节病防治策略,巩固防治成果;持续落实克山病、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防控措施;加快推进饮水型氟砷中毒病区、水源性高碘病区改水工作;逐步推广普及低氟砖茶;在缺碘地区继续落实食盐加碘策略,维持人群碘营养适宜水平以及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坚持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强化综合治理。
      在现症病人救治救助行动方面,《方案》要求在做好现症地方病病人、血吸虫病确诊病例治疗和社区管理的同时,开展对现症病人综合帮扶工作,将符合条件的病人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范围。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对现症病人的救助水平。对现症病人家庭采取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综合帮扶措施,加快脱贫步伐,阻断因病致贫、返贫的代际传播。 
      《方案》还要求各地开展信息化管理,实现监测全覆盖。以村、乡为单位开展地方病监测,并通过全国地方病、血吸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有关信息与健康扶贫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互联共享。
      为提高群众防病意识,《方案》提出要开发权威的科普材料,打造全媒体平台。组织专业机构编制发布地方病防治核心信息,出版、推介一批地方病防治科普读物,突出权威性、科普性、趣味性。针对不同的病种,制作不同语言版本的宣传品。国家、省级地方病专业防治机构建设权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加强健康促进,持续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使之完成从提高认知到改变态度再到主动实践的转变,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解决防病措施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效减少地方病发生。 
      此外,《方案》还通过提升防治能力和科技防病突破,加强地方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科学指导全国地方病防控工作。并做好保存我国地方病生物样本资源工作,收集现患病例的生物样本,建立地方病生物样本库,为继续开展病因、致病机理等科学研究做好基础储备。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