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 )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由此,人类反贫困史上一场恢弘壮阔的伟大战役进入了决胜的关键阶段。它既是中国全面走向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更是中国赋予世界的一份历史性答卷。
经过之前数年的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贫困县摘帽100余个,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获得感明显增强,富于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一举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然而,面对未来3年更加艰巨的任务,所有已取得的成绩都只能属于过去,属于基石,而非可以化作高枕无忧、乐不思蜀的“功劳簿”。过去,只应成为怀揣初心、戮力前行的新的“功课本”。
未来三年,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恰如攀登高峰的三个维度,越是临近峰顶,越是路途艰险,困难重重。但这一切都已成为前进的组成部分,并由此彰显攀登者的实力与登顶的价值。这条山路之上,汇聚着无数心怀渴望、志存高远的人们。
作为媒体人,我们绝非扶贫攻坚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与实践者。宣传脱贫攻坚伟大部署与成就,展播脱贫攻坚典型事迹及经验,传递贫困群众心声,维护贫困群体利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凡此等等,正是媒体所应尽的责任与应有的作为。
不久前,《慈善公益报》记者与来自全国各地10余家媒体近20名记者一起走进江西遂川、修水、鄱阳等国家级贫困县,对江西省慈善总会“善济江西 脱贫攻坚”扶贫专项工程进行深入采访。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进行了详实周到的报道。不仅感受到贫困地区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急切心情,也向全国读者传达了他们战胜贫困的信心与力量,以此履行着媒体人的责任。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未来3年,年均减贫1000万以上人口的重任正像是一座座高峰等待攀登;而扭转扶贫工作中依旧存在的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措施不精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等则像是一道道沟壑需要跨越。大凡成就伟业者从来没有什么捷径,既然已有顶层设计与明确目标,那么实现它们的唯一方法就是苦干实干。恰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在答记者问时所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最大的亮点就是‘行动’”。
行动,唯有行动,才是开启未来的一把钥匙。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