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头条
心手携千里 慈善连沪滇
2018-08-10 15:09:25    慈善公益报

心手携千里 慈善连沪滇

——云南省慈善总会会长江巴吉才率队赴沪商谈慈善援助工作

 
 
      慈善公益报( 本报记者  钟 伟  上海对云南的对口帮扶由来已久,自1996年双方建立帮扶协作机制以来的20多年间,上海市在资金、人才、项目、管理等方面给予云南大力支持,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为帮助云南部分贫困地区实现精准脱贫,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作为沪滇对口合作单位之一,积极参与其中,为云南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及民族团结事业作出了一个慈善组织应有的贡献。
      为进一步加强滇沪两地慈善组织的合作与交流,争取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对云南的继续援助,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慈善总会江巴吉才会长于日前率领省慈善总会及部分州、市、县相关同志一行7人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考察学习上海慈善工作的先进经验,并具体商谈慈善援助计划。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热情接待了江巴吉才会长一行,双方就深入合作等事宜举行了专题座谈会。
      座谈会上,云南省慈善总会秘书长董代模介绍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相关爱心企业单位援助云南慈善项目的实施情况。昭通市巧家县、威信县和德宏州陇川县等受援助地区的同志分别介绍了资助项目实施的详细情况。双方就今后继续开展项目合作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华、副理事长施南昌、姚宗强等一同出席了座谈会。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对云南贫困地区的援助项目主要为鲁甸灾后重建与“双千人计划”两大部分。
      2014年鲁甸“8.03”地震发生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即刻动员,募集善款2518万元,与云南省慈善总会携手展开了昭通市巧家县等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巧家县的5个援建项目——包谷垴乡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包谷垴乡卫生院和包谷垴乡周家坪、青山村、红石岩新村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目前均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几年来始终致力于从教育、医疗等方面强化与云南省的对口合作,将扶贫扶智,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结合起来。自2015年起,开展了为期两年的“沪滇慈善行——乡村教师、乡村医师千人培训项目”,即“双千人计划”。先后分两批完成了昭通市10县(区)3200余人(次)的乡村中小学校长、英语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的就地培训,并选拔100名优秀教师赴上海进行实践培训;分4批完成了昭通市11个县(区)154所乡镇卫生院共151名管理人员和1233所村级卫生室共1865名乡村医生的就地培训,同时择优选拔282名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及乡村医生赴上海进行实践培训。
      首轮“双千人计划”实施后,新一轮“双千人计划再出发”已于2017年启动。其中“威信乡村支教”项目分为“威信行”与“上海行”两个步骤,目前已完成了对昭通市威信县450名乡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上药陇川乡村医生培训项目通过“上海实训”和“陇川督导”等方式,完成了对德宏州陇川县133名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和乡村医生的培训。
      截至目前,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已为“双千人计划”投入1000余万元。此外,该基金会所属的一些专项基金也在云南开展了各种定向帮扶项目。如致达慈善公益基金与永达汽车合作捐助600万元,用于彝良县定向扶贫助困项目;新视界眼科专项基金选派骨干专家组成医疗团队,赴镇雄县开展实地教学实践;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十年百馆”项目资助了云南各地30所学校图书馆,捐赠图书逾33000册;觉群专项基金捐建了100所村级小学“觉群爱心图书室”,捐赠图书达133000册。
      座谈会上,江巴吉才会长传达了云南省委书记陈豪对沪滇慈善援助项目的批示意见,表达了对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深切感谢,并希望双方今后继续开展对口合作。冯国勤理事长表示,对于有助于云南民族大计、民生大计的慈善扶贫项目,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责无旁贷,将会继续予以支持,并不断加大力度。首先是要筹划好2019-2020年昭通市威信县、德宏州陇川县乡村教师与乡村医生的培训项目;其次是对所有昭通市考入上海各大学的困难学生进行帮扶,有一个帮一个,一个都不能少;在助学方面,将把扶助范围扩大至迪庆州考入上海各大学的困难学生。冯国勤表示:云南的困难是暂时的,但双方之间的合作是长久的。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