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校园
一把“共享伞” 倾情传递爱
2017-06-01 10:45:01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 馨)大学生做公益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付出汗水和精力投身公益事业。那些学生公益组织以大学生特有的热情与智慧,建设属于他们自己的公益梦想。

 
  近日,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共享伞”微公益互助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一股浪潮,成为全校师生关注的焦点,在校内随处可见学生拿着的伞把系一根带着简约风的绿丝带。
 
  据悉,微公益绿丝带共享伞活动是由该校第二临床医学院2015级临床12班和“悦光”服务队共同发起的。项目负责人王炯亮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这个活动旨在人人利用手中的雨伞,进行雨中爱心接力。据了解,该项目不仅节省了耗资很大的公共雨伞的投入,而且通过每人在伞把系上一根绿丝带与他人共享雨伞的微公益模式,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倡导一种互帮互助的和谐校园文化。
 
  在谈到“共享伞”的灵感来源,王炯亮说:“东莞常年多雨。一到雨天忘记带伞的同学很多,但是碍于借伞怕被拒绝的尴尬,一般不好主动张口,我们发起这个活动,就是为了给有伞有爱心的同学和忘带伞的同学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实现爱心共享的目的”。
 
  “我觉得这种‘共享伞’的微公益模式很新颖,只需要在伞把系上一根绿丝带就能帮助他人。”领到绿丝带的小陈同学表示,“我们发起的‘共享伞’理念很简单,只要每位同学在伞把系上一根绿丝带,即表示愿意在雨中与他人共用这把伞,这样可避免借伞同学的尴尬。”该活动负责人李娇生表示后续将陆续推出更实用的“共享伞”。
 
  该项目指导老师蔡鑫生表示:“这个班级的微公益理念值得提倡与传播,举手之劳践行公益精神,人人都有一把‘共享伞’,让雨伞成为传播爱的使者。”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自发加入公益的队伍,为传播关爱、共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我始终认为,关爱与身份无关,虽然我们还未走出校门,但也想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用我们的热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王炯亮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