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公益网讯(孙伟 魏少政)林州市五龙镇第三初级中学位于五龙镇中北部牛家岗村,近年来五龙三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林州市教体局“崇尚工作、尊重制度、热爱学习、优化服务”指导思想,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优化育人环境,坚持德育为首多育并举的办学思想,强化人文管理,研读新课标,提高教师素质,走进新课程,创建高效课堂,做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狠抓文风建设,打造书香校园,实施学校提出的“做名师,育英才,创名校”战略,五龙三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作经验值得广大教育机构学习。
思想引领,为师生发展指明方向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追求卓越。学校十分注重对教师价值观的影响和引领,强化教师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忧患意识,启发教师追求专业成长,实现人生价值,学校制定的“做名师、育英才、创名校”理念已深入人心。注重教师业务培训,春学期,给教师配置了《课程导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与艺术》、《有效教学十讲》等书,建立了教师成长记录手册,观看了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等名师课堂实录,人人谈体会,个个写心得,经过一系列活动,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省、市骨干教师和优质课教师,去年春学期学校教师牛玉梅荣获“林州市教学技能标兵”,李林艳荣获“林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启发学生确立优秀的自我精神,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校会、主题班会等途径,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进行了形势教育,在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临之际,开展了感恩教育、书画展览、拔河比赛、《我和我的祖国》音乐朗诵会等活动,启发学生立下志向,养成好习惯,终生和书籍交朋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为此,学校各班设立图书角,让学生通过读书进行自我教育。
改革教学,为课堂注入活力
面对大面积学生跟不上课,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现状,学校借鉴山东杜郎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的教学经验,结合我校实际,采用灵活做法进行了大胆尝试。把课堂变学堂。学校特别注重预习环节,有效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学科设置明确具体的预习任务,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发言,主动探索,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循学习规律,让学生在课堂内紧张、充实地学习;引入小组学习方式。初中学生喜欢小组合作学习,根据这一年龄特征,把班内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各组之间优、中、差生分配均衡,然后在小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贯彻讲练结合,精讲精练的原则。讲练结合是我国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在大胆改革的同时把这一遗产继承和保留,并加以发扬,根据学科特点在课堂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攻的原则,讲到当讲,以练为主,讲练结合,精讲精练。通过摸索和尝试,五龙三中已初步形成了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又独具特色的教学路子,经过改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明显增长,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
改革管理,给学校注入生机
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为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通过校园广播之声、知识橱窗、黑板报、校园小记者、五龙三中校歌《同样的青春,我们更自强》等形式努力营造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完善制度,依法治校。我校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教师行程式评估细则》、《后勤管理制度》、《教师教案、作业批改、听课制度》、《疾病防控工作制度》、《学校安全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装订成册,体现依法治校的理念,形成一切以工作说,一切按规矩来的工作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成功的教育都是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的结果,学校十分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为此,开通了“校信通”,架起了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制定了《家访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请教育有方的家长作经验交流,让家长逐步学习管理孩子的方法,使家长支持配合学校工作,形成了社会、家长、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使班级管理走上科学、艺术之路。创设个性化班级。学校许多班级有自己的班名、班训、班歌和班级誓词,各班都有班级日志。通过思想周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为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沟通,我校设立了每周一次的思想周记,由班主任批阅,以实现对学生思想领域的关注和正确的引领,及时发现并排查问题,使学生健康成长。进行魅力学生评选,强化对学生的个体关注。学校设立了文明之星、全面发展之星、勤奋之星等魅力学生评选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表彰,以激励先进,弘扬正气。
关爱生命,为师生保驾护航
加强教育,促进自护,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校会、班会、讲座、安全征文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接受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每学期进行安全演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抓好安全常规管理。在教师中实行“一岗双责”制度,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管理责任的同时,也切实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加强门卫管理工作,严格来客登记,值日领导、班主任进行夜间巡查,在学生中开展了收缴管制刀具活动,防止暴力事件发生,后勤主任经常检查食堂进货渠道、饭菜质量及卫生情况,学校电路及设施安全情况,严禁学生骑三无(无刹车、无铃、无锁)自行车上学,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形成“工作有人抓,隐患有人查,整改有人督,事事有人办”的工作机制;落实经费、技术到位。今春开学学校对电路进行了更新,并安装了漏电保护设施,切实做到了安全用电。学校教室、寝室、伙房安装了紫外线灯,定时开关消毒,学校配备了红外线测温仪,要求学生人人配备一支体温计,使传染疾病防控措施到位,行动到位,切实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中共十七大、十八大党代表,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6感动中原十大人物、河南省道德模王生英参观了五龙三中后感慨的说:“五龙三中真的最优秀”。五龙三中所在地五龙镇,是红旗渠的故乡,也是《诗经》中多次提到的历史文化名河淇河流经地方,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就发生在这里,这里也是航天英雄刘洋的故乡。近年来先后出了全国最受关注的乡村医生宋成元;“中国好人”、河南省见义勇为模范、安阳市道德模范张建启;
五好家庭和孝子层出不穷,现任五龙三中王李林校长,参加教育工作37年如一日,扎身基层先后获得安阳市、林州市优秀教师,林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安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安阳市学科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数学辅导员,河南省优秀三农人物,河南省法制教育先进个人,中华之魂先锋人物等。正是由于五龙镇人民的仁爱、贤孝、诚信、感恩的优秀文化和红旗渠精神下的教师队伍,以及五龙三中教师的六种精神,即为国育人、不断追求的卓越精神;矢志不渝、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互相合作、携手并进的团队精神;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不甘落后永不言败的竞争精神和无怨无悔、全力以赴的奉献精神。名扬太行的五龙三中彰显着林州的自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通过思想引领,教学改革,管理改革,关爱生命,今日的五龙三中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在许多领域硕果累累。2015年中招林州一中公费生上线10人,优秀生26人,五龙三中位居林州市同类初中前列,并连续九年荣获林州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林州市文明单位;林州市一中升学基地;安阳市平安校园;并与河南电视台第四频道共建和谐友好单位;国家体育锻炼标兵先进学校等称号。五龙三中不但是五龙镇的骄傲,更是林州市的骄傲,三中师生围绕“善以修身,诚以立德,勤以治学,勇于创新”的校训,诠释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放者社会正能量,为“富美林州、幸福家园”和创建“世界人文山水城市”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