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网讯(黄玉平)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友兰小学加大教育管理力度,五个“强化”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学校成立了由值勤领导、教师和“红领巾督查员”组成的三级执勤体系,重点对学生的校服穿着及红领巾、校牌佩戴、课堂纪律、课间活动、上下楼梯、课间操、放学路队等方面进行检查,记录违规行为和不良习惯,切实改观学生松散、无序的日常行为习惯。
二是强化校园文化浸润作用。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方式,给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楼前的LED标语、楼梯上的文明规范要求,时刻都在提醒着学生,时时处处要有文明优雅的行为习惯。
三是强化班主任引导作用。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了副班主任,分工合作。在每天的学生管理、卫生整理、两操两课、活动集会、路队护送等方面,各负其责,切实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强化阶段训练主题。为使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工作的开展更有力度,更具针对性,学校结合学生表现,推出“三周一主题”的训练模式,定期定点进行训练。班主任、任课教师,针对每个训练主题,对学生重点教育、强化训练。一周结束后,汇总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五是强化量化评比制度。改变检查评比方式,打破以前的松散性、应付性检查,排轮式的评比,做到校园内随时随地检查监督。每天一汇总,每周一通报,每月一小节。结果和班级量化、班级文明礼仪考核挂钩。(沂水县友兰小学供稿)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