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网讯(孔庆平)针对小学课堂教育改革存在的不平衡、研究不足、专业引领不强等问题,我们友兰小学加大力度推进小学课堂改革和校本课程建设。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建设项目是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主要项目之一,承载着引领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的做法是: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绩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过程。切实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实践环节,探索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确保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序推进。
二、加强学案导学研究。导学案是教师读透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之后,在已有教学经验基础上将课程目标转化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对课程标准的一种校本解读。导学案对于课堂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规范”,更在于“谋篇布局”。
三、培育新型学习组织: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和探索。班这样一种学习组织,它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它适应了满堂灌、传授式教育的需求。小组作为一种学习组织,它更适应探究合作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的需求。以小组为中心的围坐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排座,保障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同学之间的相互请教、帮扶,也常常在不经意间出现和完成。从班级授课制到小组探究制,我们找到了最适合现代教育、现代人培养的学习组织形式,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各地要在抓好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小学课程建设,提升学校领导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开发力、执行力,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增加课程的选择性,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课程需求。应积极鼓励、组织和引导广大教师在课程计划留出的空间内行使课程开发的自主权,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增强广大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进而促进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要从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的不同特点出发,改革学生作业的内容和完成作业的方式,科学设计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小学要普及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更新传统实验手段,创设与应用虚拟教学环境,通过转变技术方式,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加深对教学的理解,丰富教学内涵,创造新型教学生活,提升教学品味。必须转变观念,让现代信息技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服务,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服务。(沂水友兰小学供稿)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