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公益网讯(王静瑶刘阿慧)10月22日,应信阳师院城环学院邀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李小建教授在理科楼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发展思考”的报告。该场报告由我校副校长齐城主持。
报告会上,李小建从经济地理学学科的诞生讲起,从不同方面阐述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方向。他指出,经济地理学是在经济学和地理学两大学科作用下共同发展的。但近年来,经济地理学逐渐被拉向经济学,而经济学家的论文成果虽然优秀,却不能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因此经济地理学的未来发展道路应被着重关注。与此同时,他分别从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地理学、地理背景与经济地理学和学科背景与经济地理学三大方面,引用区域分析观点和区际关系演化理论进行解析。他表示,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应依据其环境、政治、社会风俗等因素分开考虑,在大的地理背景下充分考虑经济制度、国家规模、特殊环境条件影响的特异性与共性。他强调,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就显示出必要性和迫切性。他提到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的特殊性,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者应根据中国人口、资源、风俗、政治等方面具体分析,明确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更好地发展经济地理学这门学科,从而达到人地和谐、天人合一的效果。报告会后,李小建教授针对同学们的提问一一做出详细解答。
齐城作总结发言。李小建教授的“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报告,以详实的数据、深入的调研和透彻的分析为依据,深刻诠释了世界格局中的中国特色,展望了中国未来的特色经济地理发展的愿景,针对发展中面临的经济和环境之间的问题,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李校长的报告视角新颖、逻辑严谨,推理缜密、结论科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彰显了他深厚的知识积淀、独到的学术见解和严谨的治学作风,让我校师生共享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据悉,本次报告是中国地理学年会华中地区分会讲座之一,我校随后将会邀请数名知名学者专家来进行学术报告。
李小建,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50篇,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22项,出版著作(含合作)20部。作为中国经济地理学带头人之一,成果被引用近8000次,在中国经济地理学界位居前列。曾任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8所著名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员。(信阳师院供稿)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