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文化
“培德堂” 开办公益课堂传播传统文化
2015-12-08 14:56:04    太仓日报

   在浏河,有一所“培德堂孝文化传播中心”,这里的孩子们不单是学习文化知识,更要诵读国学经典以及接受中国传统文明礼仪教育。

  
  该中心位于浏河镇文化艺术中心,记者日前来到这里看到,在大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孔子画像。时值中午,十多个孩子端坐餐桌前,齐声念“感谢国家培养护佑,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农夫辛勤劳作,感谢大众信任支持,感谢所有付出的人”。念完感恩词后,一群孩子自己动手吃饭,就餐期间,义工老师也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就餐礼仪,比如右手拿筷,左手端碗;比如食不语;比如不挑食,饭菜吃光不浪费。这些孩子中,年龄最小的才3岁,在义工老师的“监督”下,都能按要求做到。先吃完的孩子起身时会伴着90度鞠躬说道:“我吃完了,你们请慢用!”随即开始动手洗碗。
  
  记者发现,这里的墙壁上都张贴着一些三字警句,大多出自于《弟子规》等经典古文。令记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孩子们日常上课的教室内没有桌椅。中心的负责人丰云女士介绍,这些孩子的学习内容中有静心打坐的课程,需要孩子们盘腿而坐,有时还需要以跪姿上课,跪着可以让脊柱变得笔直,有益于集中精神。
  
  目前,中心的课程有吟诵《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国学经典,识字、礼仪、音乐、武术、美工、演讲、习劳、静坐、田园体验等。这里要求,家长和学生要一起参加周末的孝亲班和亲子班课堂学习,课程内容包括学习家道、夫妻道、婆媳道、父母道等。家长也被要求完成家庭作业,陪孩子一起诵读经典、看德育故事,学习相关书籍或视频,每周写一篇学习或教子的心得体会。
  
  丰云女士说,无论是孝亲班还是亲子班,所有来这里学习的人都是免费的。每次周末课堂开课的时候,参加听课的市民非常多,每次都要有200多人。培德堂孝文化传播中心的工作是弘扬传统文化,这里的教室布置及课程开设都是效仿中国伏羲教育的模式建立。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首,教人伦、顺人性、定心性,知行合一,让孩子们身心愉悦地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力行在生活与学习中,注重孩子心灵的成长,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中心的负责人丰云女士是我市浮桥人,她在10多年前偶然接触到了传统文化教育,并走上了学习与传播传统文化的路。从2004年至今,她一直致力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力行《弟子规》,辅修《儿童心理学》、《青少年社会建设》等课程,走访全国各地,以开设论坛、大讲堂以及义务开设实验班等模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bj003